您在這裡

成語: 一鳴驚人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 編號: 59
  • 成語: 一鳴驚人
  • 注音: | ㄇ|ㄥˊ ㄐ|ㄥ ㄖㄣˊ
  • 漢語拼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 參考詞語: 驚人一鳴
  • 釋義:
    一出聲就令人吃驚。比喻平時默默無聞,而後卻突然有驚人的表現。#典出《韓非子.喻老》。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據《韓非子.喻老》載,春秋時楚莊王雖然已經即位三年,但是卻看不到他積極處理國事,因此大臣們都非常擔憂。有一天右司馬打了個比方對莊王說:「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沒有拍動翅膀,甚至不飛也不叫,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是什麼鳥啊?」楚莊王說:「那可不是隻平凡的鳥,他雖然不飛,要飛一定沖上高空;目前雖然沒叫,要叫一定震驚天下,你寬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處理政事,對於不合理的事項加以廢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規章,同時誅殺了五個大臣,提拔六個處士,把楚國治理得非常強盛,而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鳴驚人」,用來比喻平時沒沒無聞,突然有驚人的表現。
  • 典源:
    #《韓非子.喻老》楚莊王1>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為也。右司馬2>御座,而與王隱3>曰:「有鳥止4>南方之阜5>,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6>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7>。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8>,不穀9>知之矣。」處半年,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10>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
    〔注解〕
    (1)楚莊王:?∼西元前591。春秋時楚國國君,為春秋五霸之一,諡莊。
    (2)右司馬:掌理軍事之官。《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引作「成公賈」。
    (2)隱:隱語,此處指打比方。
    (4)止:棲息。
    (5)阜:小山丘。
    (6)嘿然:寂靜無聲的樣子。嘿,音ㄇㄛˋ,同「默」。
    (7)觀民則:觀察臣民是否守職守分。則,法也
    (8)子釋之:指你放心。釋,放開。
    (9)不穀:古代君侯自稱不善的謙詞。此處是楚莊王的自稱。
    (10)處士:有才學而隱居不做官的人。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呂氏春秋.審應覽.重言》
  • 書證:
    01.《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02.唐.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銘〉:「少以俠自任而門多長者車。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負,不拘常調,器度弘大,聲聞于天。」
    03.唐.呂溫〈謝拾遺表〉:「果蒙陛下自記姓名,猥憐孤直。振零丁於絕望,技曖昧於無階。……。內賜官告特違□例,光寵賤臣。俾其不出戶庭,坐生羽翼。萬乘知巳,一鳴驚人。」
    04.明.楊慎〈李白墓誌〉:「范傳正作〈李太白墓誌〉云白『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
    05.《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只可憐安公子經他兩個那日一激,早立了個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志氣。」
  •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比喻平時默默無聞,而後卻突然有驚人的表現。
    【使用類別】用在「出乎意料」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果然具有實力,首次公演便一鳴驚人
    <02>你想要在比賽中一鳴驚人,平常得加倍努力才行。
    <03>他果真是一鳴驚人,讓人不得不佩服教練的眼光。
    <04>我看他深具潛力,這次比賽也許會一鳴驚人也說不定。
    <05>他平常成績並不出色,竟然考上了第一志願,真是一鳴驚人
    <06>自上次得獎一鳴驚人後,這位年輕作家從此成為文壇耀眼新星。
    <07>正當大伙兒徬徨無助的時候,向來怯懦的老王一鳴驚人地自願下山求助。
    <08>這位來自鄉下的孩子,在這次運動會上一鳴驚人,一舉拿下馬拉松金牌。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一鳴驚人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一鳴驚人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一鳴驚人”分成的單字詳解:

,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