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颖脱而出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脱颖而出」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脱颖而出」原作「颖脱而出」。据《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载,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於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门下食客挑选出二十个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选出十九个,剩下的都不符合条件。这时,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请求加入前往楚国的行列。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而你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表现,你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让你把我放进袋中,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了,让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会谈,从早上到中午,都还没有结果。毛遂於是持剑走到楚王面前,极力说明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係。楚王终於被说服,答应赵国愿意出兵援救。於是两国当场歃血为盟,誓守联合抗秦的盟约。毛遂这次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为上宾。后来「脱颖而出」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显露才能,超越眾人。或比喻从囊中逃脱。
  • 典源:
    此处所列为「脱颖而出」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曰:「遂闻君將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1>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2>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3>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4>得处囊中,乃颖脱5>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注解〕
    (1)平原君:赵胜(?∼西元前351),战国赵武灵王的儿子。封於平原,故称为平原君。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为战国当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为赵之名相。
    (2)末:物体的尾端、顶梢。
    (3)毛遂:战国时赵国人,生卒年不详。为平原君门下食客,初无表现,后自荐隨平原君至楚,与楚王定约立功。
    (4)蚤:通「早」。
    (5)颖脱:锥处囊中,尖端必冒脱而出。颖,物体尖锐的末端。
  • 书证:
    01.《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源)
    02.五代十国南唐.史虚白《钓磯立谈》:「毛遂云:『锥未得处囊中故也。如得处囊中,则必颖脱而出矣。』我之所志,大有以似此。」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颖脱而出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颖脱而出”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1. 匿名 - 2023-03-29 14:48:30
    脱颖而出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