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三缄其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 编号: 341
  • 成语: 三缄其口
  • 注音: ㄙㄢ ㄐ|ㄢ ㄑ|ˊ ㄎㄡˇ
  • 汉语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 参考词语: 三缄口
  • 近义: 默默无言, 沉默是金
  • 释义:
    嘴巴加了三道封条。形容说话谨慎或不说话。#语出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根据西汉刘向所写的《说苑》中记载,孔子曾经前往周朝首都,参观周王的祖庙。在祖庙右边的台阶前,立了一个铜像,他的嘴被重重封住,背上刻了一段文字:「这是古时候说话最谨慎的人。要谨慎啊!谨慎啊!不要多话,话一多,失误也必定多起来。」孔子就反身告诫弟子说:「这个铜像就是在告诫人们,平日谨言慎行,不要多话,就不会招来无妄的口舌之灾。」另外在《孔子家语》和《太公金匱》也记录了这件事。后来「三缄其口」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说话谨慎或不说话。
  • 典源:
    #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1>孔子之周,观於太庙。右陛2>之前,有金人3>焉,三缄4>其口,而铭5>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注解〕
    (1)典故或见於《太公金匱》。
    (2)陛:台阶、阶梯。
    (3)金人:金属铸成的人像。
    (4)缄:音ㄐ|ㄢ,闭。
    (5)铭:刻鏤。
    〔参考资料〕《太公金匱》(据《意林.卷一》引)武王问:「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太公曰:「黄帝云『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尧居民上,振振如临深渊;舜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居民上,慄慄如恐不满;汤居民上,翼翼惧不敢息。」另可参考:《孔子家语.卷三.观周》
  • 书证:
    01.汉.刘向《说苑.卷一○.敬慎》:「孔子之周,观於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源)
    02.《孔子家语.卷三.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03.《北齐书.卷三七.魏收列传》:「周庙之人,三缄其口。漏卮在前,欹器留后。俾诸来裔,传之坐右。」
    04.《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匱》:「予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
    05.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姚崇》:「钦之伊何?三命而走;谨之伊何?三缄其口。」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说话谨慎或不说话。
    【使用类別】用在「闭口不语」的表述上。
    【例  句】
    <01>无论怎么问,他就是三缄其口,不愿透露任何讯息。
    <02>在这种高压统治下,莫怪大家对许多事都三缄其口
    <03>我对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缄其口,不好插嘴。
    <04>这种夫妻间的事,旁人没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缄其口
    <05>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於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好三缄其口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三缄其口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三缄其口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三缄其口”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