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要言不烦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根据《輅別传》所载,有一次何晏邀请管輅前来一起討论《易经》爻辞,结果管輅说得头头是道。於是何晏说:「在谈论自然现象方面,你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时坐在一旁的邓颺(字玄茂,三国魏南阳人,为司马懿所杀。)就说:「管輅,別人都说你精通《易经》,为什么平常讲话却佷少谈到《易经》的道理呢?」管輅隨声应答说:「精通《易经》的人是不谈论《易经》的。」何晏带著笑容称讚他说话精要不囉嗦。后来「要言不烦」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说话精要,不囉嗦。
  • 典源:
    《輅別传》(据《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輅》裴松之注引)輅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论阴阳,此世无双。」时邓颺与晏共坐,颺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輅1>寻声答之曰:「夫善《易》2>者不论《易》也。」晏3>含笑而讚之「可谓要言不烦4>也」。因请輅为卦。
    〔注解〕
    (1)輅:即管輅(西元209∼256),字公明,三国魏平原人。幼喜仰视星辰,及长精风角、占相之道。尝与何晏、鍾毓论《易》。輅,音ㄌㄨˋ。
    (2)《易》:即《易经》,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內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称为《羲经》、《周易》。
    (3)晏:即何晏(?∼西元249),字平叔,三国魏宛人。好老庄之言,与夏侯玄、王弼等竞尚清谈,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时风气,后为司马懿所杀。
    (4)烦:同「繁」,繁杂、眾多。
  • 书证:
    01.《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輅》裴松之注引《輅別传》:「輅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讚之:『可谓要言不烦也。』」(源)
    02.宋.朱熹〈答汪尚书书〉:「熹不揆愚鄙,妄陈管见。伏蒙高明垂赐诲答,反復玩味,钦佩无忘。然有所疑,敢不自竭?道在六经,何必它求诚如台諭,亦可谓要言不烦矣!」
    03.《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合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閫以外將军制之,你们还有甚么为难的不成?」
    04.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二八.治道二》:「明道论乐,谓:『將上下声考之,须得其正,一言以蔽之,省辨论者多少纷纷。』此等处,与所谓『加一倍』法者,皆可谓要言不烦。」
    05.清.吴本泰〈广雅序〉:「《广雅》者,博士张揖所纂辑,以广《尔雅》者也。……凡《尔雅》所不经载者,详录品覈,著於篇以广厥义。予闻之『神明无象,要言不烦。』《尔雅》之列於十三经,已弁髦之。是编不赘疣甚乎?」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形容说话精要,不囉嗦。
    【使用类別】用在「言辞精练」的表述上。
    【例  句】
    <01>讲电话时请要言不烦,节省通话时间。
    <02>写论说文时,要言不烦和说理明確是很重要的原则。
    <03>这家报社的社论总是要言不烦,而且见解精辟独到。
    <04>要言不烦、立论明確的文章,现在已愈来愈难见到了。
    <05>相较之下,要言不烦的演讲比长篇大论,更能打动人心。
    <06>发言的人谨守要言不烦的原则,必可提升会议的品质及效率。
    <07>你们辩了半天,也没个定论;容我说句要言不烦的话:「多说无益,不如力行。」
  • 辨识:
    「要言不烦」及「言简意賅」都有言辞精要的意思。
    「要言不烦」侧重於简明切要;「言简意賅」则侧重於简明完备。
    要言不烦言简意賅辨似例句
    讲电话时请∼,节省通话时间。
    这个道理如此复杂,他竟然可以∼,確实是不容易。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要言不烦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要言不烦”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与AI对话机器人交流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