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盲人摸象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 编号: 320
  • 成语: 盲人摸象
  • 注音: ㄇㄤˊ ㄖㄣˊ ㄇㄛ ㄒ|ㄤˋ
  • 汉语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 参考词语: 三盲摸象, 眾盲摸象, 摸象眾盲, 盲人说象
  • 释义:
    盲者以各自所摸大象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形容象。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典出《大般涅槃经.卷三○》。
    △「眾盲模象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佛经中常用譬喻来解释佛理。如《大般涅槃经》中为解释一般人各自解说佛性,都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个国王,要大臣召聚盲人来摸大象,摸完之后,问每个盲人他们认为大象长什么样子,摸到象牙的人说「象长得跟萝卜一样」,摸到象耳朵的人说「象长得跟畚箕一样」,摸到象头的人说「象长得跟石头一样」,摸到象鼻的人说「象长得跟杵一样」,摸到脚的人说「象长得跟木制的臼一样」,摸到背的人说「象长得跟张床一样」,摸到肚子的人说「象长得像个瓮一样」,因著每个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对象的外观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实他们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则是指芸芸眾生,若是有人执著於某些行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样,只看到了佛性的一部分,就执著於自己所认知的部分,甚者非议別人看到並非真正的佛性,这样反而迷失了观照佛性本质的能力。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盲人摸象」,用来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 典源:
    《大般涅槃经.卷三○》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尔时1>大臣受王敕2>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时彼眾盲,各以手触,大臣即还,而白王言:「臣已示竟3>。」尔时大王即呼眾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莱茯根4>;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5>;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注解〕
    (1)尔时:那个时候。
    (2)敕:音ㄔˋ,命令。
    (3)示竟:展示完毕。
    (4)莱茯根:萝卜。莱茯,同「芦菔」。
    (5)木臼:木制的臼。
  • 书证:
    01.宋.葛胜仲〈十八罗汉赞.一尊者乘六牙象沙弥一人执手炉其前〉:「盲人摸象,臆说据指。堂堂应仪,示汝全体。」
    02.明.张岱〈大易用序〉:「盲人摸象,得耳者谓象如簸箕,得牙者谓象如槊,得鼻者谓象如杵,隨摸所名,都非真象。」
    03.明.周宗建《论语商.卷上.乡党第.乡党篇》:「若拈著一相,隨擬一法,正是盲人摸象、痴儿认指。」
    04.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一四.诗.袁氏毛诗或问》:「仁〈自序〉曰:「朱元晦於《诗》,尽去孔门序说,而以意自为之解。盲人摸象,岂不揣其一端,然而去象远矣。」
    05.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唐有孙愐之《唐韵》、守温之三十六字母、何人之四呼……四呼如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而所得者是真非贗。」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比喻以偏概全,不能了解真相。
    【使用类別】用在「见解片面」的表述上。
    【例  句】
    <01>对事情只片面了解就下判断,不等於盲人摸象吗?
    <02>认识一种新事物的初期,难免会有盲人摸象般的臆测。
    <03>像你这样东一点、西一点地读书方法,好比盲人摸象,难以融会贯通。
    <04>大家对这个新领域实在都不太了解,於是各说各话,好像在盲人摸象
    <05>自古以来,天文学家对宇宙的解说,往往好像盲人摸象一样,多所臆测。
    <06>这个问题不如想像的简单,如果勉强解释,得小心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
    <07>他如果坚持自己以偏概全的见解,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怎能得到正確的认识。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盲人摸象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盲人摸象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盲人摸象”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