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不谋同辞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不谋而合」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不谋而合」原作「不谋而同」,见於《汉书.卷一○○.敘传上》。班彪是班固的父亲,为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汉末王莽篡汉,天下大乱,二十余岁的班彪避难於天水,依附於反对新莽的隗(ㄨㄟˇ)囂,並藉机对他晓以大义,希望他能归附汉室。有一次,隗囂问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毁,战国群雄並起,天下分裂,歷经好几代才又归於统一。今天的情况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认为天下將由谁来统一?」班彪便回答道:「汉室之所以衰亡,是因为成帝当年过度借重外戚势力处理国政,让王氏家族掌握大权,接下来哀、平二帝在位时间又短,所以才会让王莽有机可趁。但王莽虽然取得政权,却没有获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实无不盼望能脱离其统治。十几年来,人心思变,群雄並起,各处好汉未事先商量,就都以恢復汉室为号召。从这里应该可以明显看出,未来將会是谁统一天下。」班彪的这段话,其实就是告诉隗囂天下仍是属於汉王朝,况且各路豪杰「咸称刘氏,不谋而同辞」,这样的形势也是隗囂所不能阻挡的。后来「不谋而合」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事先未经商量,而意见、行为却一致,出现「不谋而合」的书证如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即用以描述有二人各自传述其所见之石子冈灵异现象,两人並不相识,但所说的內容却相吻合,干宝藉以强调此说的真实性。  
  •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不谋而合」之典源,提供参考。《汉书.卷一○○.敘传上》囂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並爭,天下分裂,数世然后乃定,其抑者从横之事復起於今乎?將承运迭兴在於一人也?愿先生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异。昔周立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其势然也。汉家承秦之制,並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於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廷,能窃号位,而不根於民。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外內骚扰,远近俱发1>,假号云合2>,咸称刘氏3>,不谋而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城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诗》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鉴观四方,求民之莫。』今民皆謳吟思汉,乡仰刘氏,已可知矣。」
    〔注解〕
    (1)远近俱发:无论远近,都发兵起事。
    (2)假号云合:起事者像云一般地聚合。假号,指称起事者自立的名号,亦用以代称起事者。
    (3)刘氏:指汉朝宗氏。
  • 书证:
    01.《琱玉集.卷一四.祥瑞篇》引《帝王世纪》:「诸侯不期而会,不谋同辞,皆言紂可伐。」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不谋同辞”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与AI对话机器人交流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