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圖描繪了兩位古代中國學者在一棵大松樹下進行深入交談的場景。其中一位學者手持卷軸,另一位則專注地傾聽。這個畫面象征着思想和觀點上的和諧與統一,體現了“不謀同辭”這個成語的精髓。“不謀同辭”原意是指不事先商量就說出相同的話或做出一緻的行動,後來泛指不經事先約定而意見一緻。在這幅畫中,兩位學者雖未預先商議,但通過深入的交流與讨論,達成了思想上的共鳴。這種精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智慧和溝通的重視。
畫風模仿了古代畫家的風格,以細膩的筆觸和對自然景觀及人物形象的專注表現。
整幅畫作傳達了一種古樸而深邃的感覺,與傳統中國畫的主題相契合。畫角的紅色印章為作品增添了一抹傳統韻味,也象征着作品的完整性和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