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不约而合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不约而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载,汉武帝时,朝中两位大臣严安和徐乐上书,文中对秦朝的灭亡有所评论。他们认为秦始皇在取得政权后,不但没有体恤民情,予民休息,反而好大喜功,不断发动战爭,造成社会更加不安定,赋税更加的沉重,民不聊生,尸骨遍地。於是在秦始皇死后,天下群雄並起,纷纷领兵抗秦。而这些豪杰之士其实原只是一般的平凡百姓,非王公贵族之后,没有任何权势,也没有精良武器,这些人之所以「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是因为秦的苛政使民心思变,叛军的胜利完全是时势所趋。此处「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指没有事先商量就一起行动,没有事先约定就一起会合,后来「不约而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彼此並未事先约定,而意见或行为却相同。
  •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不约而同」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內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鍾虡,示不復用。元元黎民得免於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篤厚,下智巧,变风易俗,化於海內,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而(脩)
    〔循〕其故俗,为智巧权利者进,篤厚忠信者退;法严政峻,諂諛者眾,日闻其美,意广心軼。……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於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举郢,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穷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胜载也,然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也。无尺寸之势1>,起閭巷2>,杖3>棘矜4>,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壤长地进5>,至于霸王6>,时教使然也。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者,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彊,不变之患也。
    〔注解〕
    (1)尺寸之势:微弱的势力。
    (2)閭巷:街巷。喻指民间。閭,音ㄌㄩˊ
    (3)杖:动词。执、持。
    (4)棘矜:戟柄。矜,音ㄐ|ㄣ。
    (5)壤长地进:据有的领地愈来愈多。长,音ㄓㄤˇ。
    (6)霸王:霸者与王者。
  • 书证:
    01.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一五.祧庙议状.小贴子》:「熹窃详颐之议论,素与王安石不同,至论此事,则深服之,以为高於世俗之儒,足以见理义人心之所同,固有不约而合者。」
    02.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四》:「诗人发兴造语,往往不约而合。」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不约而合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不约而合”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