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不合时宜

  • 编号: 1088
  • 成语: 不合时宜
  • 注音: ㄅㄨˋ ㄏㄜˊ ㄕˊ |ˊ
  • 汉语拼音: bù hé shí yí
  • 参考词语: 不入时宜
  • 释义:
    不符合时势趋尚。语出《汉书.卷一一.哀帝纪》。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西汉末年,由於国势衰弱、社会紊乱,加上成帝喜好鬼神之说,又无子嗣,因此宠信方士。其中一名方士甘忠可,揉合黄老道学与儒家讖纬之说,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因汉帝自认属火德,甘忠可便假託道教真人赤精子,说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於天,以致天下太平,永固汉室之统治。甘忠可后因干预朝政遭弹劾而被诛杀,但他的弟子夏贺良等人仍密传其道,他的方术仍然盛行於贵族间。成帝崩后,继位的哀帝也好此道。夏贺良等人仍以赤精子的名义,说汉室国运中衰,建议哀帝改元易号,並增加漏箭上的刻度,可永保国家的安定。哀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下詔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將元年,改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但二个月后,哀帝见毫无成效,又发了一道詔令,自承误信方士之言,做了些不符时势所宜的事,因此收回成命,並將夏贺良等人发监问斩。「不合时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於表示不符合时势趋尚。
  • 典源:
    《汉书.卷一一.哀帝纪》(二年)八月,詔曰:「(时)
    〔待〕詔夏贺良1>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2>,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內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贺良等反道惑眾,下有司。」皆伏辜。丞相(朱)博、御史大夫(赵)玄、孔乡侯(傅)晏有罪。博自杀,玄减死二等论,晏削户四分之一。语在〈博传〉。
    〔注解〕
    (1)夏贺良:?∼西元前5,西汉末方士甘忠可弟子。忠可崇黄老与儒家讖纬之说,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假託得赤精子真传,因语涉朝政,成帝时遭弹劾伏诛,弟子仍密传其道。哀帝时夏贺良建言改元易号,以续汉祚。后帝觉其言无验,视其执左道、乱朝政、诬君罔上,下令诛之。
    (2)增益漏刻:增加漏箭上显示时刻的刻度,由昼夜一百刻增为一百二十刻。漏刻,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指盛水的铜壶;刻,音ㄎㄜˋ,指刻有度数的箭。以铜壶盛水,底穿一小孔,水渐漏则壶中漏箭上的刻度就渐次显露,据以测知时刻。
  • 书证:
    01.《汉书.卷一一.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內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源)
    02.《朱子语类.卷六七.易三.纲领下》:「若事虽正,而处之不合时宜,於理无所当,则虽正而不合乎中。」
    03.宋.王讜《唐语林.卷五.补遗》:「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时宜何?」
    04.《红楼梦.第六三回》:「他为人孤僻,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
    05.《镜花缘.第一二回》:「此话虽近迂拙,不合时宜,后之君子,岂无採取?」
    06.《三侠五义.第五回》:「且说小沙窝內有一老者姓张行三,为人梗直,好行侠义,因此人都称他为『別古』。(与眾不同谓之『別』,不合时宜谓之『古』。)」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不符合时势趋尚。
    【使用类別】用在「不符时尚」的表述上。
    【例  句】
    <01>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如今已不合时宜了。
    <02>他总爱穿些不合时宜的服装,经常受到朋友的嘲笑。
    <03>如果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可是会引人侧目的。
    <04>过去他的言论被认为不合时宜,现在已证明他所说完全正確。
    <05>我们可以吸收古人的智慧,但是如果不知变通运用,就可能不合时宜了。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不合时宜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不合时宜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不合时宜”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