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圖描繪了一位身着傳統服飾的古代中醫,正在對一位看似無生命迹象的人施行針灸。畫面背景是一個甯靜的傳統中國園林,其中包含茂盛的古松、一個小池塘和一座木橋。
整個作品采用了古代畫家或近代畫家風格的生動、富有表現力的筆觸和豐富的土色調色闆。
這幅畫直接體現了成語“起死回生”的含義。成語“起死回生”源于《後漢書·郭泰傳》,形容醫術高超,能使瀕臨死亡的人恢複生機,比喻使衰敗的事物重新振興。在這幅畫中,中醫正通過針灸技術嘗試使這位病人起死回生,象征着生命力的恢複和希望的重燃。古松象征着堅韌和長壽,加強了畫面的象征意義。
畫面中的每個元素,從古松到園林,都與中國古典文化緊密相關,強調了成語與中國傳統醫學和哲學的深厚聯系。而紅色印章則為作品增添了一種正式和傳統的氛圍,使之更具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