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成語: 心平氣和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心平氣和」原作「心平德和」。晏子,即晏嬰,春秋齊國人,在齊景公時任宰相,為當時的名臣。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有一天,景公遊獵回來,與大臣梁丘據等在遄臺飲酒作樂。當景公對人生有所感慨時,梁丘據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說:「只有據與我是相和的啊!」隨侍在側的晏子不以為然,他說:「據和你不過是相同而已,那裡有相和!」景公訝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為完備,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樂為例,一篇好的樂章,是各種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調和出優美的音樂,使君子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裡去調味,誰會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彈一個單一的音符,誰會想去聽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此處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靜,德行修養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氣自然會溫和不暴躁,所以後來由此演變成「心平氣和」這句成語,形容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 典源:
    《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1>。』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德音不瑕: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出自《詩經.豳風.狼跋》。瑕,音ㄒ|ㄚˊ,瑕疵、缺點。
  • 書證:
    01.《朱子語類.卷一一.學五.讀書法下》:「季札錄云:『庶幾心平氣和,可以思索義理。』」
    02.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荊公與先生雖道不同,而嘗謂先生忠信,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
    03.宋.蘇軾〈菜羹賦〉:「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
    04.《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姑娘這段話,道了個知甘苦,近情理,並且說得心平氣和,委屈宛轉。」
    05.《三俠五義.第三二回》:「走道兒有個法子。越不到越急,越走不上來。必須心平氣和,不緊不慢,彷彿遊山玩景的一般。」
    06.《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這件事我碰著了,倒還是心平氣和。」
  •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形容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使用類別】用在「平靜安詳」的表述上。
    【例  句】
    <01>你們應該心平氣和地互相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02>了解事實的真相以後,小華就顯得心平氣和多了。
    <03>老闆總是一副心平氣和的樣子,難得聽他叱責別人。
    <04>小王很有耐心,總是能心平氣和地幫別人解決問題。
    <05>聽了這番勸慰的話之後,他才心平氣和,不再那麼憤怒。
    <06>林老師在課堂上總是心平氣和的,從不對學生亂發脾氣。
    <07>小孩子犯錯時,與其嚴厲地指責他,不如心平氣和地規勸他。
    <08>他的修養很好,無論別人怎麼激怒他,他都是心平氣和的,從不發脾氣。
  • 辨識:
    「心平氣和」及「平心靜氣」都有心情平靜的意思。
    「心平氣和」側重於態度溫和;「平心靜氣」側重於態度冷靜。
    心平氣和平心靜氣辨似例句
    林老師在課堂上總是∼的,從不對學生亂發脾氣。
    他∼地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毫無驚慌失措的樣子。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心平氣和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心平氣和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心平氣和”分成的單字詳解:

,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