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兴高采烈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东莞人。著有《文心雕龙》十卷五十篇,书中討论的范围广泛,包括文学源流、文体区分、创作方法及文学批评等方面,对我国歷代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影响深远。本篇〈体性〉是在討论文章的风格与作家的性情,將文章归类成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縟、壮丽、新奇、轻靡八种风格,而文章风格的形成受个人的性情影响。举了汉、三国魏、晋各朝名家为例,如:三国魏的阮籍,为人豪迈洒脱不受约束,所以他的文章格调高远脱俗;三国魏嵇康长得英俊有侠气,所以文章旨趣高超,辞采峻切犀利;西晋潘岳性情轻浮思想敏捷,所以文章流畅幽美。由此类推出,人的性情和写出来的文章风格是相符的。后来「兴高采烈」被用来形容兴致勃勃,情绪热烈的样子。
  • 典源: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隱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
    〔锐〕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1>俶儻2>,故响逸而调远;叔夜3>俊侠4>,故兴高而采烈;安仁5>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隱:触类以推,表□必符;岂非自然之□资,才气之大略哉!
    〔注解〕
    (1)嗣宗:阮籍(西元210∼263),字嗣宗,阮瑀之子,三国时魏尉氏人,为竹林七贤之一。有雋才,性放诞,好老庄而嗜酒,反名教,旷达不拘礼俗。因遭时多忌,故藉酒自废,以避祸患。
    (2)俶儻:即「倜儻」。豪迈洒脱不受约束的样子。俶,音 ㄊ|ˋ 。
    (3)叔夜:嵇康(西元233∼262),字叔夜,三国魏譙郡人。博学有奇才,不与世俗同流。官至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好老、庄之学,擅四言诗。与山涛、阮籍等人为友,世称「竹林七贤」。后为司马昭所害。
    (4)俊侠:英俊有侠气。
    (5)安仁:潘岳(?∼西元300),字安仁,西晋中牟人。美姿仪,出洛阳道,妇人尝縈绕投果。为文词藻绝丽,尤长於哀誄,有悼亡诗,为世传诵。后孙秀诬以谋反,族诛。亦称为「潘河阳」、「潘安」。
  • 书证:
    0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源)
    02.《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老残以为他一定乐从,所以说得十分兴高采烈。」
    03.《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幸亏一个文七爷,兴高采烈,一台吃完,忙吩咐摆他那一台。」
    04.清.丘逢甲〈南园感事诗序〉:「前后在事诸子,暇輒为诗钟之会……而与会者皆兴高采烈,以为此乐不减古人。」
    05.《孽海花.第五回》:「崙樵谈今说古,兴高采烈,雯青只好勉强应酬。」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形容兴致勃勃,情绪热烈的样子。
    【使用类別】用在「喜悦欢乐」的表述上。
    【例  句】
    <01>同学们正兴高采烈地討论著毕业旅行的事。
    <02>姊姊结婚当天,亲戚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婚礼。
    <03>每当村子节庆时,全村的居民都会兴高采烈地来参加。
    <04>会场上聚集了无数兴高采烈的民眾,不断的发出欢呼声。
    <05>每逢说起小时候得意的事,爸爸总是眉飞色舞,兴高采烈
    <06>今天是奶奶的九十岁大寿,来参加寿筵的宾客无不兴高采烈
    <07>听说毕业旅行是要环岛一周时,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08>一看到台下的老师点头表讚许,台上的他讲得更兴高采烈了。
    <09>奥运代表队传回捷报,大家当然会如此兴高采烈,喜气洋洋了。
    <10>当他在台上谈得兴高采烈时,在一旁的母亲眼闪泪光地看著他。
    <11>妹妹一大早就兴高采烈地开始打扮,准备去参加幼稚园毕业典礼。
    <12>今天考了一百分,才一放学,小玲立即拿著考卷,兴高采烈地跑回家。
    <13>这个月统一发票对奖竟然中了一千元,我们一家人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
    <14>球赛虽已结束,但球迷们仍意犹未尽,兴高采烈地谈论著刚才比赛的情况。
  • 辨识:
    形音辨误采,音ㄘㄞˇ。神色。在古代文献中虽有作兴高「彩」烈,但现在不宜写作「彩」。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兴高采烈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兴高采烈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兴高采烈”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