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四分五裂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四分五裂」原指四方受敌,国土易被分解割裂。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一》。战国时张仪在秦国任相国,受秦惠王重用,主张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打算让六国背叛合纵之约以事秦。张仪到魏国游说魏王,想让魏国首先事秦,让其他各国效法跟进。张仪告诉魏王说:「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超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阻隔。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兵马飞驰,不用花多少力气就可以到达。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边和齐国接境,士兵必须驻守四面边疆,总计防守边塞堡垒的人不下於十万。剩下可以和敌人对垒,保护国家安全的部队就不多了。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假使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和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魏国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魏国的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南面;这就是所谓的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张仪以告诉魏王,魏国正处於四方受敌的情势,国土容易被分解割裂,游说魏背弃合纵,加入连横以事秦。后来「四分五裂」被用来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团结。
  • 典源:
    《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魏之地势,故战场也。魏1>南与2>3>而不与齐4>,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5>,则赵攻其北;不合於韩6>,则韩攻其西;不亲於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臥,国必无忧矣。」
    〔注解〕
    (1)魏:战国时的一国。其故址约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后灭於秦。
    (2)与:接近、亲近。
    (3)楚:周成王封熊绎於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4)齐:战国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东南部一带。
    (5)赵:战国时七雄之一。约统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带。
    (6)韩:战国时晋大夫韩氏与赵、魏分晋后建立的国家,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东南部一带。介於魏、秦、楚三国之间,为兵家必爭之地,后为秦所灭。
  • 书证:
    01.《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於韩,则韩攻其西;不亲於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源)
    02.《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於韩,则韩攻其西;不亲於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03.唐.萧颖士〈为陈正卿进续尚书表〉:「曹、马以还,曾何足擬,四分五裂,朝成暮败,其间虽晋平吴、蜀,隋举梁、陈,混并未几,危亡荐及。」
    04.唐.柳宗元〈龟背戏〉诗:「四分五裂势未已,出无入有谁能知?」
    05.《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吕伯恭》:「伯恭门徒气宇厌厌,四分五裂,各自为说,久之必至销歇。」
    06.《宋史.卷二七四.卢怀忠列传》:「江陵四分五裂之国,今出师湖南,假道荆渚,因而下之,万全策也。」
    07.宋.杨万里〈千虑策.君道上〉:「隋文帝取周取陈,以混二百年四分五裂之天下。」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团结。
    【使用类別】用在「溃散瓦解」的表述上。
    【例  句】
    <01>满清末年,由於列强入侵,使中国陷於四分五裂的状態。
    <02>不同派系的权力之爭,使这个集团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03>像这样一个四分五裂的团体,任谁都无法对它产生向心力。
    <04>眼看国家因为权力斗爭而四方五裂,有志之士莫不忧心忡忡。
    <05>由於管理不善,使得內部员工四分五裂,那家公司隨时都有倒闭的可能。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四分五裂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四分五裂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四分五裂”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