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047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疾首痛心

编号: 2,047
成语: 疾首痛心
注音: ㄐ|ˊ ㄕㄡˇ ㄊㄨㄥˋ ㄒ|ㄣ
辨识:
参考词语: 痛心疾首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痛心疾首」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春秋时代鲁成公十三年四月,因为秦国违背双方在令狐订立的盟约,於是晋侯派吕相出使秦国,目的是断绝两国的盟友关係。吕相传达的內容大致上说:「晋献公和秦穆公时,两国关係十分密切,不但订立盟约,还结为姻亲。之后秦穆公又帮助在外流亡的晋公子重耳,返国当上国君。但是两国为了国界的问题,秦国的態度反覆,时常来犯。为了解决纷爭,最后两国订立『令狐之盟』,没想到秦国不但背弃盟约,並且和楚国结盟,对上天和秦国、楚国的歷代先君盟誓说:『秦国虽然和晋国结交往来,但只追求利益,不顾其他。』事实上,楚人厌恶秦国的反覆无常,於是转告晋国,要好好惩罚意志不专一的秦国。其他诸侯知道这件事后,也都痛恨秦国到了极点,大家都来亲近晋国。晋国要秦国做个了断,是要战爭还是要和平共处。」同年五月,晋国和诸侯国联军,打败秦国。后来原文中的「痛心疾首」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痛恨到极点。
典源: 此处所列为「痛心疾首」之典源,提供参考。《左传.成公十三年》1>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於狄,曰:『晋將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2>人恶3>君之二三其德4>也,亦来告我,曰:『秦5>背令狐之盟6>,而来求盟於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7>、楚三王8>,曰:「余虽与晋出入9>,余唯利是视10>。」不谷11>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12>。』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13>寡人14>。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15>。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寧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秦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诸侯是以睦於晋。〔注解〕(1)典故或见於《诗经.小雅.小弁》。(2)楚:周成王封熊绎於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地辖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3)恶:音ㄨˋ,憎恨、討厌。(4)二三其德:形容意志不坚,反覆无常。见「二三其德」。(5)秦:春秋时国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后於秦,地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地约在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到了战国孝公时定都咸阳,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我国歷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6)令狐之盟:春秋鲁成公十一年,秦、晋两国因为边界问题在令狐这个地方订立的盟约。令狐,春秋时晋地,故城约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7)三公: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8)三王:指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9)出入:结交来往。(10)唯利是视:一心一意只追求利益。(11)不谷:不善,古代君侯之谦称。此处指楚国君王。(12)惩不台:责罚行事不专一的人。(13)暱就:亲近。(14)寡人:寡德的人。古代国君之谦称。此处指晋侯。(15)唯好是求:只求修好。好,音ㄏㄠˇ。
反义:
近义:
释义: 义参「痛心疾首」。见「痛心疾首」条。
书证: 01.《陈书.卷一九.虞荔列传》:「不意將军惑於邪说,遽生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02.《英烈传.二六回》:「臣窜伏东南,岂敢征国,实谋全命。恒思前事,疾首痛心。」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