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150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阳春白雪

编号: 1,150
成语: 阳春白雪
注音: |ㄤˊ ㄔㄨㄣ ㄅㄞˊ ㄒㄩㄝˇ
辨识:
参考词语: 白雪阳春
典故説明: 「阳春白雪」是古代的乐曲名,传说为春秋时晋师旷或齐刘涓子所作。阳春取其「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义。白雪则取其「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之义。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中,记载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对话。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我听到许多有关於你的不好传言,是不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长言论,马上就说:「请大王先宽恕我的过错,让我先讲一段故事。」楚襄王答应了,於是宋玉便说道:「有一个外地的歌者来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开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后来他改唱比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数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优雅的歌曲,又夹杂著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国中能够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不是因为歌者唱得不好听,而是因为曲子愈高雅,能够跟著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样的,那些批评我的人,不过是些平庸之辈,怎么能够欣赏、了解我的为人呢?」宋玉以歌者唱阳春白雪这种高雅的曲子,反而不受到大眾欢迎的例子,来比喻自己高尚不同於流俗,因此不容易被人了解,才会受到排挤。后来「阳春白雪」这句成语被用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
典源: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据《文选.卷四五.对问》引)楚襄王问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眾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於郢1>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2>,国中属3>而和4>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5>,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6>,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7>刻羽8>,杂以流征9>,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10>高,其和弥寡。……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注解〕(1)郢:音|ㄥˇ。地名,春秋时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2)下里巴人:此指通俗的歌曲。见「下里巴人」。(3)属:音ㄓㄨˇ,跟隨。(4)和:音ㄏㄜˋ,声音相应,这里指唱和的意思。(5)阳阿薤露:此指介於高雅及通俗间的歌曲。(6)阳春白雪:此指高雅的歌曲。(7)引商:加长商音。(8)刻羽:削减羽音。(9)流征:为征音的流转变化。征,音ㄓˇ。(10)弥:更加。
反义: 下里巴人
近义: 曲高和寡
释义: 「阳春白雪」是较为深奥难懂的音乐。相对於通俗音乐而言。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后亦用「阳春白雪」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下里巴人」、「曲高和寡」
书证: 01.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源)02.《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宾戏〉、〈解嘲〉、〈剧秦〉、〈贞符〉诸文字,皆祖宋玉之文,进学解亦此类。〈阳春白雪〉云云者,不记其名,皆非佳文。」03.《西游记.第六四回》:「长老听了,讚嘆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子不才,敢再起两句。』」04.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齣》:「那些个阳春白雪调偏高,赋写甄神醉里邀,风流难遇五陵豪。」05.明.杨珽《龙膏记.第九齣》:「潘江润、陆海澄,题桥俊,当年子建应无逊,阳春白雪谁能並?」06.《隋唐演义.第三○回》:「韩俊娥唱罢,眾人都称赞道:『韩家姐姐,唱得这样精妙,真个是阳春白雪,叫我们如何开口?』」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使用类別】用在「高雅艺术」的表述上。【例  句】<01>萧邦的许多钢琴曲真可说是阳春白雪,確实高雅。<02>你这首诗格调高雅,真是阳春白雪,可以媲美李白、杜甫。<03>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著,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04>他的作品有如阳春白雪,虽然没有极佳的销售量,但仍有一定的支持者。<05>我们固然需要有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但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也不容忽视。<06>读者对於文学作品的要求,不仅要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而且也要有高雅深奥的阳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