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成語: 發兵問罪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興師問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興師問罪」的「師」,指的是軍隊。「興師問罪」就是出兵討伐有罪者。這句成語見用於唐.樊綽《蠻書.卷四.名類》。爨(ㄘㄨㄢˋ)本是蜀漢時期南中(今雲南、貴州一帶)大姓之一。東晉時期,爨氏世代駐守於南中之地,形成地方割據局面,「爨」逐漸由姓氏變成民族泛稱,中原民族於是稱其為「爨蠻」。隋唐之際,爨蠻分裂成東、西兩爨:東爨的主體民族為「烏蠻」;西爨的主體民族為「白蠻」,其中又包含了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六個部落。唐玄宗時,兩爨的主祭崇道帶領群眾動亂,玄宗召來蒙舍部的蒙歸義前往平亂。亂平後不久,崇道又殺了被任命為南寧都督的爨歸王,歸王被害,他的妻子阿姹回到自己的烏蠻部借兵,發兵征討崇道,轉變成整個爨族的內亂。阿姹又派遣使者去請求蒙歸義替自己復仇,蒙歸義為安撫他們,先讓歸王之子守偶繼承父業,任寧州都督,並將女兒許配給他,另外,也將自己的另一個女兒許配給崇道的兒子輔朝。然而,崇道雖然表示願意停戰,但其實仍舊不時發兵攻伐守偶母子,阿姹只好再請蒙歸義出面,蒙歸義於是帶領軍隊討伐崇道。崇道戰敗,向南逃到黎州,他的家人和親信都被俘虜,蒙歸義並殺了輔朝帶回自己的女兒,崇道本人最後也被殺。此次戰役,讓爨族的各部元氣大傷,從此分崩離析,積弱不振。唐代樊綽的《蠻書》為雲南史籍,記載了此段歷史,對於阿姹母子求蒙歸義起兵代為征討崇道一事寫到:「阿姹又訴於歸義,興師問罪。」這裡的「興師問罪」就是指發動軍隊前去討伐有罪者。今日則多用來指前去宣布他人罪狀,嚴加譴責。
  • 典源:
    此處所列為「興師問罪」之典源,提供參考。唐.樊綽《蠻書.卷四.名類》阿姹私遣使詣蒙舍川,求投,歸義即日抗疏奏聞。阿姹男守偶遂代歸王為南甯州都督,歸義仍以女妻之。又以一女妻崇道男輔朝。崇道內懷忿惋,外示和平,猶與守偶母子日相攻伐。阿姹又訴於歸義1>,興師2>問罪。行次昆川信宿而曲軛川潰散,崇道南走黎州。歸義盡俘其家族羽黨,并殺輔朝而取其女。崇道俄亦被殺。諸爨由是離弱。
    〔注解〕
    (1)歸義:人名,即蒙歸義(西元697∼748),又作皮邏閣、魁樂覺。雲南蒙舍州(今雲南巍山)烏蠻(彝族先民)人。唐代南詔第四世王。開元十六年,父盛邏皮死,嗣為王。他即位之後,靠著唐王朝的扶持,統一六詔,建立了一個以雲南為中心,以彝族、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王國,並臣屬於唐王朝,成為唐王朝的西南屏障。
    (2)師:軍隊。
  • 書證:
    01.《飛龍全傳.第四八回》:「今天子發兵問罪,汝等快快獻關,可免一死。」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發兵問罪”分成的單字詳解:

,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