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成語: 得不償失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得不償失」原作「得不酬失」。漢時西羌所居區域,屬於西漢統轄範圍,由於漢代統治階級不斷侵奪西羌生存的空間,羌人抗爭前後延續一百餘年之久。羌人與漢朝力量對比雖然懸殊,數次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 典源:
    《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國若斯其熾也。和熹以女君親政,威不外接。朝議憚兵力之損,情存苟安。或以邊州難援,宜見捐棄;或懼疽食浸淫,莫知所限。謀夫回遑,猛士疑慮,遂徙西河四郡之人,雜寓關右之縣。發屋伐樹,塞其戀土之心;燔破貲積,以防顧還之思。於是諸將鄧騭、任尚、馬賢、皇甫規、張奐之徒,爭設雄規,更奉征討之命,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縑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注解〕
    (1)賂遺購賞:行賄、贈送、懸賞、賜予。遺,音ㄨㄟˋ,贈送。
    (2)勞來:慰勉、招延。
  • 書證:
    01.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02.宋.陸游〈方德亨詩集序〉:「淫於富貴,移於貧賤,得不償失,榮不蓋媿。」
    03.《明史.卷二三七.傅好禮等傳》:「贊曰:『……給事中程紹言嘉靖中採礦,費帑金三萬餘,得礦銀二萬八千五百,得不償失,因罷其役。』」
    04.《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延茂覆陳吉林開墾,始誤於旗、民之不和,繼誤於委員之自利,開局十六年,得不償失。」
    05.清.魏源《魏源集.軍儲篇二》:「官特置局,稅其什之一二,而不立定額,將見銀之出不可思議,稅之入不可勝用,沛乎若泉源,浩乎如江河,何必官為開採,致防得不償失,財不足用乎?」
  •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表示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
    【使用類別】用在「得小失大」的表述上。
    【例  句】
    <01>你老想占人家小便宜,小心會得不償失
    <02>他做的是得不償失的買賣,難怪會蝕掉老本。
    <03>取魚而捨熊掌,任誰都不願做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
    <04>現代人常為了追求名利而忽略健康,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05>張三雖然得到一筆小錢,卻失去大家的信任,真是得不償失
    <06>他不計成本地替孤兒院蓋房舍,雖然得不償失,卻樂在其中。
    <07>說謊雖然能暫時逃避問題,日後卻要用十個謊來自圓其說,最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 辨識:
    「得不償失」及「貪小失大」都有得、失不相對等的意思。
    「得不償失」側重於說明所得不及所失;「貪小失大」側重於因貪求小利而造成巨大損失。
    得不償失貪小失大辨似例句
    現代人常為了追求名利而忽略健康,是件∼的事。
    許多人因為貪圖小利而被騙走了一大筆錢,這種∼的例子不勝枚舉。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得不償失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得不償失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得不償失”分成的單字詳解:

,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