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插圖展現了成語“反脣相稽”的含義。成語“反脣相稽”出自《左傳·定公十四年》,原意是指辯論時互相反駁,後泛指互相指責或相互攻讦。在這幅圖中,我們看到兩位身着傳統中國服飾的男子,面對面站立,一人正怒目而視,似乎在激烈指責對方。另一人則帶着諷刺的微笑,似乎在機智地回應或譏諷對方。這正體現了“反脣相稽”中的相互指責和辯駁的意味。背景是經典的中國山水畫風格,山峰被雲霧環繞,增添了一種深遠和神秘的氣氛。這樣的背景不僅彰顯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美,也象征着争辯雙方如同雲霧缭繞的山峰一樣,各執一詞,難以分清是非。
整體上,這幅畫以傳統中國畫的風格呈現,包括服飾、人物表情和背景。畫面的一個角落還有一枚紅色的印章,這是中國傳統繪畫中常見的元素,用以證明畫作的真實性和作者的身份。這幅畫以其獨特的方式诠釋了“反脣相稽”這一成語,不僅體現了其中的含義,還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