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辑简例

一、
本《成语典》主要收录有典源出处、具多层表义功能之成语,另及某些已见 流行的书面惯用语。以四字形式为准,兼及三字、五字等。
二、
本《成语典》收录之成语,以既有三十种成语工具书建立总资料库,从中选 取出现频次较高者为据。
三、
本《成语典》分「正文」及「附录」两部分。「正文」收录成语之解说內容五千余条,「附录」则收录与正文相关之成语资料二万三千余条。
四、
本《成语典》为建立「成语亲属」关係,採成组编辑。同组成语指同一语源或用法足资参考者,分「主条成语」及「参考词语」。前者为成组中,最实用、具指標功能者;后者除单独呈现外,亦与「主条成语」互收为附条。
五、
本《成语典》之解说体例,分「音读」、「释义」、「典源」(原文及注释)、「典故说明」、「书证」、「用法说明」、「辨识」、「参考词语」等栏。音读分別標以注音符号第一式、通用音標、汉语拼音。「参考词语」部分则只呈现「音读」、「释义」、「书证」等项目。
六、
本《成语典》之「正文」成语取音,原则根据《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国语辞典简编本》,並参考《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如「劲」单取ㄐ|ㄥˋ,「血」单取ㄒ|ㄝˇ等。如果教学上有需要说明其他音读时,请自行参考《修订本》。「附录」成语取音,属於《修订本》者仍依《修订本》。其中或有参差,待未来几部辞典取音统整时再作整理。
七、
本《成语典》「释义」:成组主条详释,所附「参考词语」视其与主条之关係,以「即」、「犹」、「单独解释」三种方式表示。「参考词语」独立呈现之「释义」部分,则仅以「义参主条」方式表示。
八、
本《成语典》「典源」说明,分下列三种情形: 
(一)典出:成语出自文献之故事而加以浓缩者。(二)语出:成语出自文献用语而未改变者。(三)语本:成语出自文献用语而有所改变者。

另典源若出自外文者,则逕以外文表示,后附中文翻译。
九、
本《成语典》之典源依最早及最接近成语语义、语形之文献选取,如与既有成语工具书参差者,则备载於「参考资料」栏中。遇有疑而未定者,则加「※」号表示。
十、
本《成语典》对古典文献之版本或解说,如遇纷歧难定者,概以较符合该条成语语义为选取標准。至於异说,如有必要,则加注解。
十一、
本《成语典》对成语语义之解说,包括本义(典源义或字面义)、引申义,亦酌予加入成语字面义或后代讹用义。如「切肤之痛」之「切」本为「切近」之义,讹读平声,转为「切割皮肤之痛」,此类情形置於「典故说明」栏中说明。
十二、
本《成语典》原主条「参考词语」单独呈现时,原主条亦作为其「参考词语」,但只列其音读,释义请点参原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