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迫不及待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迫不及待」是指情况相当紧急,不能再等待,可能出自明代文人王夫之的《读通鑑论》。《读通鑑论》是王夫之读了《资治通鑑》这本书所写的心得,其中第二十四卷里是抒发对唐德宗这段歷史的感想。《资治通鑑》里记载,唐朝由於在各处边境设立节度使,让他们领兵镇边,导致各节度使独揽区域里的军政大权,雄霸一方,与中央对抗,至中叶以后渐成祸患。唐德宗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过世,他的儿子李惟岳想要继承父亲的职位。因德宗想削弱节度使的势力,便不答应。有大臣向他上諫说:「李惟岳现已掌握父亲的势力了,如果不正式任命他接任,必定会作乱。」德宗听了说:「这些叛贼原来根本没有本钱作乱,都是假我的名号,佔我的土地,聚眾为害。如果一直照著他们的意思,將来不是会更乱吗?李惟岳是一定会作乱的,任不任命都一样。」仍然坚持不允许。后来李惟岳果真集结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叛乱。虽然不久后,这场乱事就被其他节度使平定,但之后又有不少节度使叛乱,使得国家好几年兵连祸结,动盪不安。王夫之认为一般人在看这段歷史时,都认为德宗这种作法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源,但他却觉得並无不妥。允许李惟岳嗣位或不允许,只是两句不同的话而已,评论者只归咎德宗之不许,却没办法提应急的好法子,也只是饭后无稽之谈罢了。王夫之在书中用「迫不及待」形容当时藩镇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不容等待从根本去解决的情形。后来「迫不及待」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情况急迫,不能再等。用於人则是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如:《孽海花.第二七回》:「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后,即便启行。」
  • 典源:
    ※明.王夫之《读通鑑论.卷二四.唐德宗》德宗不许李惟岳之嗣位而乱起。延及数年,身几危,国几亡,天下鼎沸,是岂可谓德宗之宜听其嗣?使假我之爵位,据我之土地甲兵,以抗我哉?而不许之,则又兵连祸结而不解。论者至此,而议已穷,谓不先其本,而急图其末是已。顾1>处此迫不及待之势,许不许两言而判2>。徒追咎於既往,而无以应仓卒,是亦尘羹土饭之言耳。
    〔注解〕
    (1)顾:反观、回头看。
    (2)许不许两言而判:允诺或不允诺,只是两句话的不同罢了。
  • 书证:
    01.明.王夫之《读通鑑论.卷二四.唐德宗》:「顾处此迫不及待之势,许不许两言而判。」(源)
    02.《镜花缘.第六回》:「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並不奏闻请旨,任听部下逞艳於非时之候,献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顛倒,骇人听闻?」
    03.《孽海花.第二七回》:「战局日危,迟留一日,即多一日损失,中堂也迫不及待,已定明日请训后,即便启行。」
    04.《文明小史.第一○回》:「无奈绅士们置之不理,他所以迫不及待,就把地保按名锁拿到衙,升坐大堂,每人重打几百屁股,以光自己的脸面。」
    05.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忽见有流寓者,纷纷迁徙,似有迫不及待之势。」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形容心情急切,不愿等待。
    【使用类別】用在「急躁迫切」的表述上。
    【例  句】
    <01>投票刚结束,爸爸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看选情报导。
    <02>他一看到食物就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完全忘了应该先洗手。
    <03>两人分离了半年终於能够相见,他迫不及待地想一诉相思之情。
    <04>一听到父亲生病的消息,兄弟们都迫不及待地赶到医院来探视。
    <05>大概是太饿了,所以没等客人到齐,他就迫不及待地自行开动了。
    <06>十年未见,突然接到他的电话,真有种迫不及待想跟他见面的感觉。
    <07>因为今天是儿子生日,所以公司会议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去了。
    <08>每到年节假期,外地民眾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中团聚,往往造成高速公路壅塞。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迫不及待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迫不及待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迫不及待”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