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畏首畏尾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据《左传.文公十七年》载,在春秋时代晋、楚两国爭相当诸侯的盟主,有一次晋国大会诸侯,却不见郑国来参加,因此怀疑郑国有二心。郑国国君於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国君说:我国虽小,但三年来多次朝见晋君,尽了最大的诚意,但是你们还是怀疑我们的忠诚,那么只有走上亡国的下场了。现在我国的处境是前头也怕,后头也怕。既害怕楚国来攻,又担心晋国来犯,当我们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像被猎人追捕的鹿一样,为了逃命,匆忙之间,无法审慎选择庇护之所。如果晋国过分威逼,郑国在穷途末路之余,即使会走上灭亡的下场,也会用全副兵力抗晋,或倒向楚国。后来「畏首畏尾」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疑虑顾忌,胆小怕事。
  • 典源:
    《左传.文公十七年》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於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邇於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於絳,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1>吾志。』敝邑有亡2>,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3>。』小国之事4>大国也,德,则5>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6>,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
    〔注解〕
    (1)逞:满足。
    (2)亡:音ㄨㄤˊ,灭亡。
    (3)鹿死不择音:此句指郑国如果再受晋国威逼,也许会投靠別国。就像被猎人追赶著的鹿一样,为了活命,匆忙中就不选择庇护之所。音,通「荫」。
    (4)事:侍奉。
    (5)则:效法。
    (6)鋌而走险:在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採取冒险行动或不正当的行为。见「鋌而走险」。
  • 书证:
    01.《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源)
    02.《淮南子.说林》:「皮將弗睹,毛將何顾?畏首畏尾,身凡有几?」
    03.《晋书.卷一○八.慕容廆载记》:「孤军轻进,不足使勒畏首畏尾,则怀旧之士欲为內应,无由自发故也。」
    04.《魏书.卷九六.司马叡等传》:「史臣曰:『……司马叡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跼天蹐地,畏首畏尾,对之李雄,各一方小盗,其孙皓之不若矣。』」
    05.《隋书.卷七○.杨玄感等传》:「史臣曰:『……赏不可以有功求,刑不可以无罪免,畏首畏尾,进退维谷。』」
    06.《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下》:「若今人恁地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粘手惹脚,如何做得事成!」
    07.《荡寇志.第二一回》:「军师往日用兵,怕那个来!今日为何一遇天彪匹夫,却这般畏首畏尾?」
    08.《镜花缘.第八四回》:「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畏首畏尾;刚才听了这些不入耳之言,不但兴致索然,连头都要疼了。」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形容疑虑顾忌,胆小怕事。
    【使用类別】用在「顾忌畏缩」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遇事畏首畏尾,难堪大任。
    <02>他那畏首畏尾的个性,让他错失了许多良机。
    <03>你做事过分谨慎了,变得畏首畏尾,毫无魄力。
    <04>你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怎么老是一副畏首畏尾的样子?
    <05>你既然问心无愧,就该向大家解释清楚,不要畏首畏尾
    <06>开创事业充满挑战,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畏首畏尾地不敢行动。
    <07>我们要的是刚毅果断的男子汉,而不是像你这样畏首畏尾的懦夫。
    <08>教育学生既要他们虚心学习,也要他们敢於创新,不要畏首畏尾
    <09>做事情只要有周密的计画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何必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呢?
    <10>我就是信任你,才把任务託付给你。你就放手一搏,不要畏首畏尾,故步自封。
  • 辨识:
    「畏首畏尾」及「左顾右盼」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
    「畏首畏尾」侧重於疑惧退缩;「左顾右盼」侧重於顾虑过多。
    畏首畏尾左顾右盼辨似例句
    我就是信任你,才把任务託付给你。你就放手一搏,不要∼,故步自封。
    每个人都热心地提供意见,反而把他弄得∼,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畏首畏尾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畏首畏尾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畏首畏尾”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