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4931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感极涕零

编号: 4,931
成语: 感极涕零
注音: ㄍㄢˇ ㄐ|ˊ ㄊ|ˋ ㄌ|ㄥˊ
辨识:
参考词语: 感激涕零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感激涕零」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自安史之乱后,內有宦官、朋党之祸,外有藩镇割据,盛唐繁华气象已不復存在。宪宗即位后,在边疆形势趋缓,国力较为丰厚下,开始展开削藩的战爭。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隨即发动叛乱。宪宗发宣武等十六道兵討伐,经过长期的战爭,最后李愬於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生擒吴元济,平定了淮西,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战爭。至此,割据藩镇相继归顺,朝廷的威信为之一振。刘禹锡写的〈平蔡州〉诗即是描写这场战爭的情景。长达四年的战爭结束后,城里到处响著和平的音乐,大家回忆起战爭时的旧事,都对「汉家飞將」李愬救眾人於水火,让大家免於再受战爭之苦,感激得涕泪俱下。后来「感激涕零」这句成语,就从文中「相与感激皆涕零」一语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感谢。
典源: 此处所列为「感激涕零」之典源,提供参考。唐.刘禹锡〈平蔡州〉诗三首之二(据《全唐诗.卷三五六.刘禹锡》引)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1>。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注解〕(1)零:落下。
反义:
近义:
释义: 义参「感激涕零」。见「感激涕零」条。
书证: 01.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顾兹未死之年,皆是再生之日,罪深责薄,感极涕零。」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