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4549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改絃易辙

编号: 4,549
成语: 改絃易辙
注音: ㄍㄞˇ ㄒ|ㄢˊ |ˋ ㄔㄜˋ
辨识:
参考词语: 改弦易辙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改弦易辙」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改弦易辙」係由「改弦」及「易辙」二语词组合而成。「改弦」是出自《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所录的〈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董仲舒(西元前179∼前104)是西汉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提倡独尊儒术。著有《春秋繁露》等书。因为他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所以汉武帝经常请他在施政方针上提出建议。在〈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见收於《汉书》本传)中,董仲舒论到秦末乃至汉初的天下局势,就像腐朽的木头,又像粪土所做的墙,虽然君王想要发奋图强,却无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国家的制度没有改变。他又举更换乐器的弦为例,说明如果应该更换弦而不更换,就算是最好的乐工也无法弹奏,以此强调如果制度没有更改,就算有贤人治国,也无法將国家治理得很好。「易辙」则是出自《晏子》,晏子治理阿地三年,结果民怨四起,齐景公知道了,就召见晏子问他是怎么一回事,晏子就回答,因为他端正社会风气,所以心怀邪念的人就有怨言;表扬节俭的人,惩罚偷窃的人,所以懒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为不畏强贵,一视同仁,所以豪富权贵就有怨言;禁止官员滥用公帑,所以下属们就有怨言;事奉贵族不能超过礼制的规定,所以贵族们就有怨言。由此可见,这些人之所以谗谤晏子,並非因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为晏子的改革,让他们既得利益受损,所以才说坏话攻击他。晏子又请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弃旧路,改行新政,这样不出三年,就会有好的政声。这两个典源一用「更张」,一用「改辙」,后来被合用演变成「改弦易辙」,用来比喻改变制度、做法或態度。
典源: 此处所列为「改弦易辙」之典源,提供参考。1、「改弦」:汉.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据《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引)自古以〔人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嚚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彫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1>之,乃可鼓2>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注解〕(1)更张:调整琴弦,重新张设。(2)鼓:弹奏。(3)更化:改旧换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2、「易辙」:《晏子》(据《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毁闻于国。景公召而问之,对曰:「婴筑蹊径3>,急门閭4>之政,淫民5>恶之;举俭罚偷6>,墮民7>恶之;决狱不畏强贵,强贵恶之;左右取求,非法不予,左右恶之;事贵人不能过礼,贵人恶之,是三邪毁于外,二谗去于內。臣请改辙更治,三年必有誉也。」〔注解〕(1)晏子:晏婴(?∼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齐人。歷事灵公、庄公,相齐景公。尚俭力行,为当时名臣。諡平,史称为「晏平仲」,后人尊称为「晏子」。(2)阿:春秋时齐国地名。(3)蹊径:小路。蹊,音ㄒ|。(4)门閭:乡里的门。(5)淫民:邪恶不正的百姓。(6)举俭罚偷:表扬节俭者,惩罚偷窃者。(7)墮民:墮,音ㄉㄨㄛˋ,怠慢懒惰的人民。
反义:
近义:
释义: 义参「改弦易辙」。见「改弦易辙」条。
书证: 01.唐.白居易〈王公亮可商州刺史制〉:「今尔代之,守而勿失。况商土瘠,商人贫,可以静理而阜安,不宜改絃而易辙。」02.《隋唐演义.第六七回》:「张、尹二妃初只道两个风流少年,可以永保欢娱;又道掇转头来,原可改絃易辙,岂知这节事不破则已,破则必败。」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