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3451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刈草除根
编号: 3,451
成语: 刈草除根
辨识:
参考词语: 斩草除根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斩草除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隱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爭端而彼此交恶。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但陈桓公却认为宋、卫两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么,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桓公没有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说:「治理国家的,看到恶人恶事,就要像农民剷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將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后来「斩草除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典源: 此处所列为「斩草除根」之典源,提供参考。《左传.隱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將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邇,其犹可扑灭!』周任1>有言曰:『为2>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3>蕴崇4>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5>,则善者信6>矣。』」〔注解〕(1)周任:周朝时贤能的大夫,生卒年不详。(2)为:治理。(3)芟夷:割草。芟,音ㄕㄢ,除草。(4)蕴崇:积聚。(5)殖:生长。(6)信:通「伸」,伸展、发扬。
反义:
近义:
释义: 义参「斩草除根」。见「斩草除根」条。
书证: 01.《缀白裘.八集.卷二.金锁记.私祭》:「我命运乖,真堪悼!弄得个刈草除根,驱马倾巢!萧条,却教我竟把谁依靠?」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