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990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仁智之见

编号: 2,990
成语: 仁智之见
注音: ㄖㄣˊ ㄓˋ ㄓ ㄐ|ㄢˋ
辨识:
参考词语: 见仁见智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见仁见智」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易经》相传由伏羲制卦,文王作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內容,最早只是记大自然、气象、天文等变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参考之用,一般百姓则用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为《易经》作传,才赋予它哲理上的意义,成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经》的內容充满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测,由宇宙运行乃至人事生灭,都有极精辟的见解。在所引典源《易经.系辞上》中,解释了生成天地万物的「道」,说︰「阴阳的相反相生,生成了宇宙万物,这就是道。承继阴阳之道而生成万物的就是善,而成就万物的就是天命之性,也就是仁义道德。有仁德的人见到此道,就认为是仁;有智慧的人体会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虽然日常受用此道,却不知晓。因此君子之道虽然涵盖万有,知道的人却很少啊!」后来「见仁见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看法各异。
典源: 此处所列为「见仁见智」之典源,提供参考。《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1>见之谓之知2>,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3>矣!〔注解〕(1)知者:有智慧的人。知,音ㄓˋ,同「智」。(2)知:音ㄓˋ,智慧,同「智」。(3)鲜:音ㄒ|ㄢˇ,少。
反义:
近义:
释义: 义参「见仁见智」。见「见仁见智」条。
书证: 01.宋.叶重开〈舂陵续编序〉:「学者仁智之见,虽有浅深,然自远而即近,由麤以至精,月异而岁不同,今而毕录於此,观之者宜知所適从矣。」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