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90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口是心非

编号: 290
成语: 口是心非
注音: ㄎㄡˇ ㄕˋ ㄒ|ㄣ ㄈㄟ
辨识: 请参考『辨识290.html』
参考词语: 心非口是
典故説明: 「口是心非」这句成语当源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此书为道家典籍,分內外两篇,〈黄白〉所记载为有关道家的「黄白术」。道家为求长生不死而有各种炼丹方术,「黄白术」是將贱金属铅、锡等冶炼成贵金属黄金、白银的技术,据说將金银再制成器皿作为餐具,食用日久可以延年益寿。而欲习此术者,必须身骨清洁、资质聪慧,再配以师传的口诀。故事中的程伟想学的就是这种方术,但屡试不成。而他的妻子是得道的人,只用少许的药与水银共同煎煮,一下子就炼出了白银。程伟想尽办法討好妻子,要她传授祕方,但因为她认为程伟的资质不適学习此术,所以严加拒绝。程伟便起了歹心,准备以暴力使她屈服。其妻得知后告诫他说:「道术只能传授给合適的对象,遇上这种人,就是路上偶然相遇,也可以传给他。如果口中说的一套,心思却充满邪念的人,纵然把我逼死,我也不会传的。」但程伟並没有就此放弃,仍是苦苦相逼,结果把妻子逼疯而死。此处原文中的「口是而心非者」,指的是口中说一套,心中却是充满邪念的人。另外在《抱朴子.內篇.微旨》亦见「口是心非」一语,原文內容则是表述某些人不做善事,喜好杀戮,而且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套。这些都是种罪过。后来「口是心非」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
典源: ◎1《抱朴子.內篇.黄白》又桓君山言汉黄门郎程伟,好黄白术,娶妻得知方家女。伟常从驾出而无时衣,甚忧。妻曰:「请致两端縑。」縑即无故而至前。伟按《枕中鸿宝》,作金不成。妻乃往视伟,伟方扇炭烧筩,筩中有水银。妻曰:「吾欲试相视一事。」乃出其囊中药,少少投之,食顷发之,已成银。伟大惊曰:「道近在汝处而不早告我,何也?」妻曰:「得之须有命者。」於是伟1>日夜说诱之,卖田宅以供美食衣服,犹不肯告伟。伟乃与伴谋挝笞2>伏之,妻輒知之,告伟言:「道必当传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輒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3>而道犹不出也。」伟逼之不止,妻乃发狂,裸而走,以泥自涂,遂卒。〔注解〕(1)伟:程伟,生卒年不详。为道教传说中的人物,性好炼丹方术。(2)挝笞:音ㄓㄨㄚ ㄔ,鞭打。(3)寸断支解:意即苦刑逼死。◎2《抱朴子.內篇.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赂,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凡有一事,輒是一罪,隨事轻重,司命夺其筭纪,筭尽则死。
反义: 心口如一
近义: 口蜜腹剑 心口不一 言不由衷 阳奉阴违
释义: 口中如此说,心中不作如此想。指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语出《抱朴子.內篇.黄白》。△「言不由衷」、「阳奉阴违」
书证: 01.《抱朴子.內篇.黄白》:「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源)02.《抱朴子.內篇.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凡有一事,輒是一罪。」(源)03.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三.金丹诀》:「若內行不真,心生犹豫,口是心非,终无得理。」04.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之,面誉而背毁之,口是而心非之者,比肩是也。」05.明.徐&8e74.jpg;《杀狗记.第一七齣》:「龙卿子传,搬脣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轻信。」06.《水滸传.第七三回》:「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07.《镜花缘.第六五回》:「今日听得舅舅来接,以为借此大家顽顽可以解解闷气。谁知你们见了面,只说这些口是心非道学话,岂不闷上加闷么!」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指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贬义。【使用类別】用在「言语虚假」的表述上。【例  句】<01>他这个人不诚恳,口是心非。<02>这种口是心非的人很虚偽,我无法和他交朋友。<03>这种没有诚意、口是心非的道歉,我无法接受。<04>这傢伙说一套,做一套,典型口是心非的偽君子。<05>他们都隨便应付客人,经常口是心非,你可別上当了。<06>我看他这是口是心非,隨便应付而已,並非诚心认错。<07>她不善说谎,这般口是心非的胡扯,我还真替她捏把冷汗。<08>別看他外表忠厚诚恳,实际上却是一个口是心非的偽君子。<09>这事你要答应就得真心诚意,容不得你口是心非,隨意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