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624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一新耳目

编号: 2,624
成语: 一新耳目
注音: | ㄒ|ㄣ ㄦˇ ㄇㄨˋ
辨识:
参考词语: 耳目一新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耳目一新」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耳目一新」原作「耳目更新」。据《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列传.河南王曜》记载,元鉴担任齐州刺史时,正值朝廷厉行革新改变初期,各种法制才开始施行。元鉴遵循高祖的旨意,並兼採齐地旧有的习俗,使法则制度规范清楚,且合於礼法。高祖欣赏元鉴的作法,对身边的侍臣说:「每州的刺史都能像元鉴这么做,改变旧风俗有什么难的?」於是下詔书褒扬讚美元鉴,並且將元鉴的作法颁布天下。齐地的人都爱谈论此事,都说所见所闻都变得新奇、清新。后来「耳目一新」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所见所闻都有一种新奇、清新的感觉。如唐代白居易〈修香山寺记〉中「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句,是说因为重修香山寺,使得香山寺的景象看起来耳目一新。
典源: 此处所列为「耳目一新」之典源,提供参考。#《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列传.河南王曜》1>鉴,字绍达。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拜通直散骑常侍,寻加冠军將军,守河南尹。车驾南伐,以鉴为平南將军,还,除左卫將军,出为征虏將军、齐州刺史。时革变之始,百度惟新,鉴2>上遵高祖3>之旨,下采齐4>之旧风,轨制粲然5>,皆合规矩。高祖览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顾谓侍臣曰:「诸州刺史6>皆能如此,变风易俗7>,更有何难?」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鉴所上。齐人爱咏,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后,和罢沙门归俗,弃其妻子,纳一寡妇曹氏为妻。曹氏年齿已长,携男女五人隨鉴至歷城,干乱政事。和与曹及五子七处受纳,鉴皆顺其意,言无不从。於是狱以贿成,取受狼籍,齐人苦之,鉴治名大损。〔注解〕(1)典故或见於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2)鉴:元鉴,字绍达,北魏宗室,鲜卑族,生卒年不详。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任齐州刺史时,采齐旧风,轨制合於规矩,帝下詔褒之。(3)高祖:拓跋宏(西元467∼499),又名元宏,北魏孝文皇帝,鲜卑族。改革吏治,並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胡服、胡语,设学校,致力於汉化。庙号高祖。(4)齐:齐州,地约今山东省境內。(5)粲然:形容鲜明、清楚。(6)刺史:职官名。古代司地方纠察的官,后沿称地方长官,清时为知州的尊称。(7)变风易俗:改变旧风俗。见「移风易俗」。(8)褒美:奖励、讚美。褒,音ㄅㄠ。(9)班:颁布。〔参考资料〕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据《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之坏久矣。楼亭騫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耻之,子亦耻之。顷予为庶子、宾客,分司东都,时性好闲游,灵跡胜&9a5c.jpg;,靡不周览。每至兹寺,慨然有葺完之愿焉。……凡支坏补缺,垒隤覆漏,杇墁之功必精,赭堊之饰必良。虽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长者坏宅,郁为导师化城。於是龕像无燥湿陊泐之危,寺僧有经行宴坐之安,游者得息肩,观者得寓目。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
反义:
近义:
释义: 义参「耳目一新」。见「耳目一新」条。
书证: 01.宋.高登〈上渊圣皇帝第三书〉:「今亦望加大用,且以播告四方,一新斯民之耳目。」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