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958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北辙南辕
编号: 1,958
成语: 北辙南辕
辨识:
参考词语: 南辕北辙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南辕北辙」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战国策.魏策四》载,战国时,魏国安釐王想要出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臣子季梁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从旅途中折返,想回去劝阻。一回到魏国,季梁顾不得衣服的脏乱和满身的尘埃,便匆匆忙忙地赶去见安釐王,告诉他说:「我在路上遇到一个人,他要去楚国,却驾车往北方走。我问他说你要去南方的楚国,怎么会往北方走呢?他回答说他有很快的马、很多的旅费,很好的马伕,所以绝对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实际上因为他是往相反的方向走,马愈快、旅费愈多、马伕愈好,反而使他离楚国愈远。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业,取信於天下诸侯,依仗著强大的军力去攻打赵国,想藉此扩充领地,提高声望,其实这样的举动愈多,愈失信於天下,离成就霸王事业的心愿也就愈远,这不正如想到楚国却往北方走一样,永远达不到目的!」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南辕北辙」,用来比喻志向和行为背道而驰,现在凡是做「背道而驰」的事,都可以称为「南辕北辙」。另外,这句成语还可引申用来比喻遥隔两地。
典源: 此处所列为「南辕北辙」之典源,提供参考。《战国策.魏策四》魏王1>欲攻邯郸2>,季梁3>闻之,中道而反4>,衣焦不申5>,头尘不去6>,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7>,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8>。』臣曰:『君之楚,將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9>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10>,举欲信11>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12>,王之动愈数13>,而离王14>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注解〕(1)魏王:指战国时魏国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详。在位三十四年卒,諡安釐,世称安釐王。(2)邯郸:战国时赵国首都,地约当在河北省邯郸市。(3)季梁:战国时魏国臣子,生卒年不详。(4)中道而反:中途折回。反,通「返」,回来。(5)衣焦不申:衣服上的皱折不去整理,比喻匆忙。焦,因风吹日晒致使的捲曲皱折。申,通「伸」,伸展。(6)头尘不去:满头的尘埃不去清除,比喻匆忙。(7)大行:大路。行,音ㄒ|ㄥˊ。(8)之楚:往楚国去。之,往。楚,战国国名,地约当在今湖南、湖北、安徽、 浙江及河南南部,为当时地理位置最南的一国。(9)用:旅费。(10)霸王:古时称诸侯中最强大的为霸,拥有天下的为王。(11)信:取信。(12)广地尊名:扩充领土,提高声誉。广,扩充,动词。尊,提昇,动词。(13)数:音ㄕㄨㄛˋ,屡次。(14)王:指称霸天下的王业。
反义:
近义:
释义: 义参「南辕北辙」。见「南辕北辙」条。
书证: 01.宋.刘克庄〈悼阿驹〉诗七首之三:「北辙南辕有返期,吾儿掣手去何之?」02.清.洪昇《长生殿.第四六齣》:「多谢娘娘指引,枉了上下俄延,都做了北辙南辕。」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