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702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同流合汙

编号: 1,702
成语: 同流合汙
注音: ㄊㄨㄥˊ ㄌ|ㄡˊ ㄏㄜˊ ㄨ
辨识: 请参考『辨识1702.html』
参考词语:
典故説明: 「同流合汙」原是指隨世浮沉,依从环境潮流行事之意。《孟子.尽心下》中记载,孟子教万章孔子的思想,说孔子非常討厌「乡原」,「原」又作「愿」,「乡愿」就是外貌忠厚老实,善於討人欢喜之人。万章不懂,就问孟子说:「如果一乡的人都认为他是好人,他也都做好事,为什么孔子认为他是德之贼呢?」孟子回答:「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眾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意思即是乡愿並非没有缺点的好人,而是他们善於偽装,討好眾人。看似老实忠厚,其实並非如此,因此为「德之贼」。其中「同乎流俗,合乎汙世」两句就是指乡愿懂得顺从环境潮流,迎合眾人。后来这两句合併截取出「同流合汙」这句成语,从典源中隨世浮沉之意,引申用来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
典源: 《孟子.尽心下》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於世也者,是乡原也。」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1>也,刺2>之无刺也。同乎流俗3>,合乎汙世,居4>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眾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5>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注解〕(1)无举:没有可举发之事。(2)刺:挑剔。(3)同乎流俗:志同於世俗的人。(4)居:处世。(5)尧舜: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二人均为古代的圣君。
反义: 明哲保身 洁身自好
近义: 沆瀣一气 狼狈为奸 与世浮沉 隨波逐流
释义: 隨世俗浮沉。语本《孟子.尽心下》。后多指跟坏人一起做坏事。△「自以为是」、「隨波逐流」
书证: 01.宋.朱熹〈与陈丞相书〉:「然彼贤者,其明既足以烛事理之微,其守既足以遵圣贤之辙,则其自处必高,而不能同流合汙以求誉。」02.宋.舒璘〈谢张守举状〉:「吾心所得,虽不敢以古人自居,至同流合污(汙),则有所不忍焉。」04.《水滸后传.第二二回》:「此数贼者,同流合污(汙),败坏国政。」05.清.何绍基〈使黔草自序〉:「同流合污(汙),胸无是非,或逐时好,或傍古人,是之谓俗。」03.《三侠五义.第一○二回》:「鍾雄占据军山非止一日,那一派的骄侈倨傲,同流合污(汙),已然习惯性成,如何一时能彀改的来呢?」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跟坏人一起做坏事。贬义。【使用类別】用在「勾结作恶」的表述上。【例  句】<01>我寧死,也不愿与这种恶人同流合汙。<02>他因不愿同流合汙,结果反遭诬陷。<03>他因与不法分子同流合汙,被警察通缉在案。<04>还好他一直坚持不肯同流同汙,否则今天就被移送法办了。<05>尽管不法分子用尽各种方法威胁利诱,但他仍拒绝同流合汙。<06>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如果意志不坚,便很容易和坏人同流合汙。<07>当他发现许多同事都参与此件勾当时,因为不想同流合汙,所以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