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524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纵虎归山

编号: 1,524
成语: 纵虎归山
注音: ㄗㄨㄥˋ ㄏㄨˇ ㄍㄨㄟ ㄕㄢ
辨识: 请参考『辨识1524.html』
参考词语: 放虎遗患 放虎归山
典故説明: 老虎是一种猛兽,会伤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將来有可能再次为害,同样的,如果把抓到的敌人放走,也將为自己带来后患无穷。《零陵先贤传》记载了一个关於「纵虎归山」的故事:三国时的刘璋为益州牧,他的部下张松对他有所不满,刚好曹操打算派將领去討伐占领汉中的张鲁,刘璋担心自己会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张松就趁机献计,认为可以把刘备请到成都来,派他去攻打张鲁。刘巴知道这件事之后,便极力劝阻,他认为刘备的野心过大,如果把他请来,一定会蒙受其害。刘璋不听。后来刘璋派刘备去征伐张鲁,刘巴又上諫,说︰「若使备討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意思是说,刘备的野心太大,如今让他在外拥兵自重,就好像把老虎放回山林,將来一定后患无穷。刘璋仍然不听。次年,刘备果然还兵包围成都,刘璋猝不及防,只好投降。后来「纵虎归山」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
典源: 《零陵先贤传》(据《三国志.卷三九.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璋1>遣法正迎刘备2>,巴3>諫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內4>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备討张鲁5>,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巴闭门称疾。备攻成都,令军中曰:「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6>。」及得巴,甚喜。〔注解〕(1)璋:刘璋(?∼西元219),东汉末江夏竟陵人,字季玉,刘焉之子,袭父为益州牧。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围成都,璋降。(2)刘备: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討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西元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建章。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3)巴:刘巴(?∼西元222),三国蜀零陵烝阳人,字子初。少有名,刘表多次荐举不就。初依曹操,后归刘璋。刘备攻取益州后,刘巴归附。多奇谋良策,诸葛亮曾称讚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4)內:音ㄋㄚˋ,通「纳」,接纳。(5)张鲁:字公祺,东汉末沛国丰人,生卒年不详。献帝初平二年,创五斗米道教民,据巴、汉三十年,附者甚眾。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鲁出降,拜镇南將军,封閬中侯。卒諡原。(6)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反义: 杜绝后患 除恶务尽 斩草除根
近义: 放龙入海 养虎遗患 养痈遗患
释义: 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语本《零陵先贤传》。△「养虎遗患」
书证: 01.《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02.《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曹操下令军中曰:『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眾將可努力向前。』」03.《八旗通志.卷一九九.人物志.大臣传.杨文干》:「孔毓珣於缉捕盗贼甚为尽力,彼擒之,汝纵之,恐汝难当此论。纵虎归山,岂为仁政?此等作为,非积阴功,乃大坏德行事也。」04.《世宗宪皇帝硃批諭旨.卷一三上.毛文銓奏摺》清.世宗批语:「此案断不可宽纵,俾罪类漏脱,貽害良民。……此等纵虎归山之假仁慈,胸中万万存不得,但以严而不枉为要。」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使用类別】用在「留下后患」的表述上。【例  句】<01>这种恶人,你又放了他一马,难道你忘了上次纵虎归山的教训吗?<02>我们好不容易捉到这些人,你却將他们释放,这不是纵虎归山吗?<03>好不容易逮到这个要犯,得小心被他逃脱,否则无异纵虎归山,后患无穷!<04>你们要小心看守这些俘虏,若是让他们逃跑,那可是纵虎归山,於我军大为不利。<05>这个要犯今天服刑期满出狱,大家都很关心为社会造就一位有用的人,还是纵虎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