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132

请看本页的规范网址:自欺欺人

编号: 1,132
成语: 自欺欺人
注音: ㄗˋ ㄑ| ㄑ| ㄖㄣˊ
辨识: 请参考『辨识1132.html』
参考词语: 欺人自欺
典故説明: 宋代时,禪宗出现了一派禪者,他们打著禪宗「教外別传,不立文字」的名号,却不讲经教、不从师训,以为是脱去文字的束缚来说禪,其实所谈论的都只是些浅薄无根的空话,却自认为继承了禪宗的正统。宋代僧人惠洪十分不满这一派禪者的作法,他在所著《石门文字禪》中认为他们让「佛祖之微言,宗师之规范,扫地而尽也」。禪宗本不立文字,惠洪却用文字说禪,正是对此种现象的一种反省。在书中列有「题古塔主两种自己」一节,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觉禪师之口,说明佛法本来不能用任何事物来加以比喻,因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无实体,只是空,根本无法描述。所谓的「两种自己」,就是落入了形体的对立之中,不合於禪宗的主旨。这些人被自己侷限的想法所蒙蔽,还认为自己继承了禪宗的正统,並向信徒们传扬他的思想,更是自己欺骗自己,又欺骗了他人。原文中的「自欺欺人」,就是用来比喻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
典源: #《石门文字禪.卷二五.题古塔主两种自己》1>六祖谓永嘉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对曰:「无生岂有意耶!」又问:「让公什么物与么来?」对曰:「说似一物即不中。自是观之,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2>云门3>,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也。」〔注解〕(1)典故或见於《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五.或问下.传六章》。(2)嗣:嗣法,禪林用语,指嗣续法统,又作「传法」、「嗣续」。(3)云门:云门宗,禪宗五家七宗之一,简称云宗,以云门文偃(西元864∼949)为宗祖。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禪院,后唐长兴元年以后,大振禪风,取其山为宗派名。〔参考资料〕《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或问下.传六章》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便教尽大地只有自家一人,也只是自欺,如此者多矣。」
反义:
近义: 掩耳盗铃 掩目捕雀 掩鼻偷香
释义: 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语出《石门文字禪.卷二五.题古塔主两种自己》。△「掩耳盗铃」
书证: 01.《石门文字禪.卷二五.题古塔主两种自己》:「古盖吾法中罪人,而自以能嗣云门,其自欺欺人之状,不穷而自露也。」(源)02.《朱子语类.卷一八.大学五.或问下.传六章》:「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03.清.陈確〈与吴仲木书〉:「若明知是过而不即改,曰:『此特在外者,不须亟亟,吾当求之独体。』此自欺欺人,不可之大者也。」04.《老残游记.第九回》:「宋儒要说好德不好色,非自欺而何?自欺欺人,不诚极矣!」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此刻做官的那一个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故智?」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不但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人。贬义。【使用类別】用於「欺瞒蒙骗」的表述上。【例  句】<01>我无法认同自欺欺人的驼鸟作风。<02>自欺欺人往往骗不到人,骗到的是自己。<03>有些人確实喜欢自欺欺人,用假象来麻醉自己。<04>老师要我们诚实待人待己,千万不能自欺欺人。<05>这件事对错分明,你却曲意回护,这不是自欺欺人吗?<07>没学过电脑就说没学过,何必自欺欺人,硬要说学过!<08>事到如今,我们得坦然接受事实,不能继续自欺欺人下去。<09>事实就是事实,你就是再怎么自欺欺人,事实也不会改变!<10>首演失败,对她打击很大,满不在乎的样子是在自欺欺人罢了。<11>公司一方面说要增进员工福利,一方面却又大幅裁员,简直就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