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編號:4749

請看本頁的規範網址:信不由中

編號: 4,749
成語: 信不由中
注音: ㄒ|ㄣˋ ㄅㄨˋ |ㄡˊ ㄓㄨㄥ
辨識:
參考詞語: 言不由衷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言不由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誠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軟弱,王室政權完全掌握在諸侯國的鄭武公和其子鄭莊公手裡。對於這樣的情況,周平王常常覺得不安,所以想將部分權力轉移到虢公手上。鄭莊公得知後,前往質問,周平王懾於莊公的氣勢,只好趕緊否認,並且與鄭國交換人質以示誠信。但平王死後,桓王繼位,便真地將政權移轉到虢公手裡。鄭莊公大為憤怒,於是強奪了周朝兩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報復。周、鄭兩國從此交惡。史家對這件事的評論是:如果承諾不是發自於內心,即使強留人質作為抵押,仍然無法保證彼此能信守約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禮法,即使沒有任何抵押物,也不會破壞盟約。後來「言不由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詞與心意相違背,今則多泛指心口不一,虛應敷衍。
典源: 此處所列為「言不由衷」之典源,提供參考。《左傳.隱公三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君子曰:「信不由中1>,質2>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3>之?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注解〕(1)中:同「衷」,內心。(2)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信對方。(3)間:音ㄐ|ㄢˋ,挑撥、分化。
反義:
近義:
釋義: 義參「言不由衷」。見「言不由衷」條。
書證: 01.《左傳.隱公三年》:「周、鄭交惡。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源)
用法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