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編號:462
請看本頁的規範網址:虛張聲勢
編號: 462
成語: 虛張聲勢
辨識:
參考詞語: 虛張形勢
虛作聲勢
偽張聲勢
典故説明: 曹休,三國魏人,為曹操宗族中的晚輩,極得曹操賞識,曾以「吾家之千里駒」來稱讚他,並將他視如己出。曹休常跟著曹操四處征戰,負責統領曹操的隨身親兵「虎豹騎」,故有過人的膽識。有一次,劉備派吳蘭領軍在下辯駐守,曹操派遣曹休與曹洪共同帶兵出戰。曹軍行進當中,劉備又派張飛在固山駐軍屯守,好像是要阻斷曹軍的後路。當大家正在猜疑劉備的用意時,曹休說:「他們如此張揚聲威氣勢,一定是想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然後再暗中派兵偷襲。我們應該趁其不備,發動攻擊,只要能把吳蘭的軍隊打敗,張飛必然就會撤軍。」曹洪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刻率領大軍攻打吳蘭的營地,吳蘭果然大敗,張飛亦如所料的撤了駐軍。這段文字中的「先張聲勢」,指的是誇大聲威,張揚氣勢,後來「張」多作「虛張」,以加強語義中「誇大不實」的涵義,「虛張聲勢」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演變出來的,用來形容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出現「虛張聲勢」的書證如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典源: 《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休》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里。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潛行1>。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2>,蘭破則飛3>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注解〕(1)潛行:祕密出行。(2)蘭:吳蘭,生卒年不詳,三國蜀之大將。(3)飛:張飛(西元?∼27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諡桓。
反義:
近義: 裝腔作勢
釋義: 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語本《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休》。
書證: 01.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02.宋.歐陽修〈再論燕度鞫獄枝蔓劄子〉:「臣每見前後險薄小人多為此態,得一刑獄,勘鞫踴躍,以為奇貨,務為深刻之事,以邀強幹之名。自謂陷人若多,則進身必速,所以虛張聲勢,肆意羅織。」03.《水滸傳.第六八回》:「如若那邊擂鼓搖旗,虛張聲勢,切不可進。」04.《西遊記.第三三回》:「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難行,一定虛張聲勢,跑將回來報我;想是無怪,路途平靜,他一直去了。」05.《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王元椿只聽得弦響,不見箭。心裡想道:『這男女!不會得弓馬的,他只是虛張聲勢。』只有五分防備,把馬慢慢的放過來。」06.《紅樓夢.第四回》:「小人已想了一個極好的主意在此:老爺明日坐堂,只管虛張聲勢,動文書,發籤拿人,原兇是自然拿不來的。」07.《紅樓夢.第六八回》:「鳳姐又差了慶兒暗中打聽告了起來,便忙將王信喚來,告訴他此事,命他託察院,只虛張聲勢,警嚇而已。 」08.《蕩寇志.第二一回》:「吳用便喚呼延綽、索超吩咐道:『你二人分領兩枝人馬,虛張聲勢,去青龍汛劫糧,他若來救,你二人於半路上如此如此,休得有誤。』」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故意誇大聲威,張揚氣勢,用以嚇阻他人。【使用類別】用在「誇大聲勢」的表述上。【例 句】<01>父親就是父親,手裡的棒子,其實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他哪會真的打你。<02>他撂下這些狠話,只是虛張聲勢而已,你千萬不要信以為真,被他給嚇傻了。<03>看他如此張牙舞地爪虛張聲勢,想必是心亂了,我們稍安勿躁,別被他嚇到了。<04>老天爺虛張聲勢地打了幾聲悶雷,下了幾滴雨,天竟然就放晴了,讓我的雨傘無用武之地。<05>他平日畏畏縮縮,膽小如鼠,但為了掩飾自己的怯懦,卻往往裝腔作勢,其實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