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息事寧人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 编号: 881
  • 成语: 息事寧人
  • 注音: ㄒ|ˊ ㄕˋ ㄋ|ㄥˊ ㄖㄣˊ
  • 汉语拼音: xí shì níng rén
  • 参考词语: 省事寧人, 息事宁人
  • 反义: 煽风点火
  • 释义:
    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语出《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后用「息事寧人」指平息纷爭,以使彼此相安。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汉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术,建初四年(西元79)召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令班固等据以作成《白虎通义》;又詔曹褒定汉礼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遗规,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史家將他与明帝媲美,两朝合称「明章之治」。章帝为人宽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凿之类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员,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验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间互相告发,一律不得受理,为政以不得生事扰民为重点。后来「息事寧人」演变为成语,用来指平息纷爭,以使彼此相安。
  • 典源: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二年春正月乙酉,詔曰:「令云『人有产子者復,勿筭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復其夫,勿筭一岁,著以为令。」又詔三公曰:「方春生养,万物莩甲,宜助萌阳,以育时物。其令有司1>,罪非殊死2>且勿案验3>,及吏人条书4>相告不得听受,冀5>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气6>。立秋如故。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朕甚饜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如襄城令刘方,吏人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闲敕二千石各尚宽明,而今富奸行赂於下,贪吏枉法於上,使有罪不论而无过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以轻为德,以重为威,四者或兴,则下有怨心。吾詔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勉思旧令,称朕意焉。」
    〔注解〕
    (1)有司:指官员。官员职有专司,故称为「有司」。
    (2)殊死:斩首的刑罚。
    (3)案验:考验其事,而治其罪。
    (4)条书:分条记录。
    (5)冀:希望。
    (6)天气:四时的运行。
  • 书证:
    01.《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气。」(源)
    02.清.赵翼《甌北诗话.卷六》:「其时朝廷之上,无不以画疆守盟,息事寧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復讎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03.《清史稿.卷一一.高宗本纪二》:「己卯,以用兵金川劳费,密諭傅恒息事寧人。」
    04.《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或更遣使赴日本报聘,辨明开砲轰船原委,以释疑怨,为息事寧人之计。」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指平息纷爭,以使彼此相安。
    【使用类別】用在「解纷求安」的表述上。
    【例  句】
    <01>息事寧人的做法,有时只会助长邪恶,於事反无补益。
    <02>老一辈的长者总以忍让为本,凡事大都採取息事寧人的作法。
    <03>老李为人最怕麻烦,所以事事抱持息事寧人的態度,与人无爭。
    <04>你就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息事寧人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05>他越希望息事寧人,对方就越不肯善罢甘休,彷彿吃定了他似的。
    <06>平日待人处事,最好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07>面对一些原则的问题,必须有所坚持,不能用息事寧人的態度草草了事。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息事寧人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息事寧人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息事寧人”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