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井中蛙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此处所列为「井底之蛙」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庄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时代,百姓饱受战火之苦,个人的生命在战爭中就像螻蚁般的脆弱,朝不保夕。庄子自觉无法改变现实环境的残酷无情,转而思考个人如何在动盪的世间安身立命。他用了许多天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动贴切的表达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庄子生动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对话。秋天的时候,黄河河水高涨,河面宽广到甚至无法从这岸分辨对岸的牛马。河伯对此沾沾自喜,以为天下没有比黄河更壮观的景象了。但当河伯顺流东下,来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没有边际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黄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时,就对自己之前的无知和自傲感到惭愧不已。北海便对河伯说道:「没有办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谈论海洋之大,这是因为受到所住环境的限制;无法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冬天的冰霜,这是因为受到生存时间的限制;而无法跟鄙陋之人谈论真理之道,也是因为受限於他们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现实环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发现黄河的渺小,然而这看似没有际涯的海洋,在浩瀚无穷的天地之间,跟大仓库里的一粒米又有什么分別呢?」后来后来「井底之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浅薄的人。
  • 典源:
    此处所列为「井底之蛙」之典源,提供参考。《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96d6.jpg1>(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2>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篤於时也;曲士3>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尔出於崖涘,观於大海,乃知尔丑,尔將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气於阴阳,吾在
    〔於〕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於水乎?」
    〔注解〕
    (1)96d6.jpg:音ㄨㄚ,同「蛙」。
    (2)拘於虚:受到居住地方的限制。虚,指空间而言。
    (3)曲士:鄙陋之人。曲,音ㄑㄩ。
    (4)束於教:受到本身所学的束缚。
  • 书证:
    01.宋.陆游〈自詒〉诗其二:「自计愚无用,何伤老不谐?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井中蛙”分成的单字详解: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