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语: 斩草除根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Emoji和字体
成语详解
  • 典故説明:
    据《左传.隱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爭端而彼此交恶。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但陈桓公却认为宋、卫两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么,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桓公没有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周朝大夫周任曾说:「治理国家的,看到恶人恶事,就要像农民剷除田里的杂草一样,直接將聚生的杂草连根拔起,不让它有再生的机会,这样除去恶的,善的才能发扬。后来「斩草除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典源:
    《左传.隱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將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邇,其犹可扑灭!』周任1>有言曰:『为2>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3>蕴崇4>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5>,则善者信6>矣。』」
    〔注解〕
    (1)周任:周朝时贤能的大夫,生卒年不详。
    (2)为:治理。
    (3)芟夷:割草。芟,音ㄕㄢ,除草。
    (4)蕴崇:积聚。
    (5)殖:生长。
    (6)信:通「伸」,伸展、发扬。
  • 书证:
    01.《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这个孩儿真个作怪!若不兴吾宗,定是灭吾族。莫若傍今杀了,斩草除根,萌芽不发。」
    02.《三国演义.第二回》:「何进听罢,出谓眾官曰:『蹇硕设谋害我,可族灭其家。其余不必妄加残害。』袁绍曰:『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
    03.《水滸传.第二五回》:「可知好里。这是『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若是斩草不除根,春来萌芽再发。官人便去取些砒霜来,我自教娘子下手。」
    04.《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不做,二不休,若不斩草除根,恐有后患。」
    05.《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再说,假如这时要留他一个,你未必不再受累,又费一番脣舌精神。所以纔斩草除根,不曾留得一个。」
    06.《三侠五义.第一回》:「这日晚间正在伤心,只见本宫四面火起,秦凤一见已知是郭槐之计,一来要斩草除根,二来是公报私仇。」
  • 用法説明:

    【语义说明】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使用类別】用在「完全消灭」的表述上。
    【例  句】
    <01>这件事唯有澈底地斩草除根,才算治本。
    <02>这次攻击一定要斩草除根,免得对方日后报復。
    <03>他心中的惰性若无斩草除根,自然难以奋发图强。
    <04>赌博歪风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应该斩草除根,澈底禁止。
    <05>飆车族破坏了社会秩序,警方决定斩草除根,全面扫荡。
    <06>为求长治久安,对於黑色势力必要斩草除根,澈底瓦解。
    <07>吸毒恶习貽害终生,你应该有斩草除根的勇气,澈底戒掉。
    <08>我们不能让赌博风气死灰復燃,所以必要使出铁腕,斩草除根
    <09>警方连日取缔了许多的不良场所,务求斩草除根,杜绝罪恶的温床。
  • 辨识:
    「斩草除根」及「除恶务尽」都有澈底清除的意思。
    「斩草除根」范围较广,可用在任何对象;「除恶务尽」只能用於坏的对象。
    斩草除根除恶务尽辨似例句
    他心中的惰性若无∼,自然难以奋发图强。
    我们必须∼,澈底剷除危害社会的败类。
    「斩草除根」及「赶尽杀绝」都有澈底消灭的意思。
    「斩草除根」侧重於「除根」,即不留后患;「赶尽杀绝」侧重於「杀绝」,即不留余地。
    斩草除根赶尽杀绝辨似例句
    警方连日取缔了许多的不良场所,务求∼,杜绝罪恶的温床。
    使用流刺网捕鱼,是种∼的作法,对渔业资源伤害很大。
成语接龙
参考鏈接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斩草除根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斩草除根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斩草除根”分成的单字详解:

, , ,

用户留言

暂无留言

请输入您的名称,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
如果需要网站管理员与您联係,请输入您的邮箱,此邮箱不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请输入留言内容,自动过滤HTML標签,请不要带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