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成語: 洞若觀火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盤庚是成湯的十世孫,商朝的十七代君主。《尚書.盤庚》是盤庚為了遷都所作告諭臣民之書,共分三篇。上篇是盤庚對邦伯、執事等貴冑大臣的訓誡之詞,主要說明遷都是上天的旨意,任何阻礙遷都的行為都是違背天意的;中篇則是對平民的訓詞,口氣嚴厲,語帶威脅,要人民共同支持遷都之舉,否則就會被處死;下篇則是遷都後,盤庚告誡百官諸侯之言,希望他們能夠把恩德廣施於民。在上篇裡頭,盤庚警告專權弄政的貴族大臣:「不是我荒廢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們的行為讓先王的美德隱晦,不畏懼我這個君王。對於你們的計謀私心,我就像看著火光一樣地清楚,只是因為我拙於謀劃,才會讓你們犯下這樣的過失。如果你們能去除私心,把恩澤施於人民,這樣才能大聲的說你們是積德行善的人啊!」盤庚遷殷之後,消弭了王室內部的紛爭,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盤庚被稱為中興之主,並為後來的武丁盛世打下基礎。而「洞若觀火」這句成語,後來就從這裡的「予若觀火」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觀察事物非常透澈。
  • 典源:
    《書經.盤庚上》王若曰:「格汝眾,予告汝,訓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王播告之,脩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非予1>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2>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注解〕
    (1)予:指盤庚,商朝第十七代君主,生卒年不詳。遷都後改國號殷,因遷都而作告諭臣民之書,即《書經》中的〈盤庚〉三篇。遵湯之德,行湯之政,諸侯來朝,商道復興,在位二十八年。或作「般庚」。
    (2)惕:懼怕。
  • 書證:
    01.明.沈采《千金記.第一七齣》:「老丞相明炳機先,洞若觀火,已曾熟料,卑末何敢讚言?」
    02.清.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錄.呂本中》:「公所作《宋論》四十篇,審時度勢,洞若觀火。」
    03.《蕩寇志.第二二回》:「我看此案洞若觀火,只是有一件事,實是委決不下,張觷太守又去了,更無一人商量得。」
  •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比喻觀察事物非常透澈。
    【使用類別】用在「了解透澈」的表述上。
    【例  句】
    <01>只有智者方能洞若觀火地掌握事情真相,因而不憂不懼。
    <02>豐富的經驗,常能使人洞若觀火地預見到事情未來的發展。
    <03>他對目前的政局洞若觀火,因此總是憂心忡忡地提出建言。
    <04>以他多年的辦案經驗,分析起案情真是洞若觀火,令人心服。
    <05>憑著對商場的敏感度,他洞若觀火地預測電子業將是一片榮景。
    <06>你是公司資深員工了,當對公司弊病洞若觀火,請立即著手改善。
    <07>十年前他已預測到今日產業界將面臨的衝擊,真是洞若觀火之見。
  • 辨識:
    「洞若觀火」及「明察秋毫」都有看得一清二楚的意思。
    「洞若觀火」側重於形容觀察透澈深遠;「明察秋毫」側重於形容觀察鉅細靡遺。
    洞若觀火明察秋毫辨似例句
    豐富的經驗,常能使人∼地預見到事情未來的發展。
    這件案子虧得法官∼,終於真相大白洗刷了被告的冤情。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洞若觀火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洞若觀火”分成的單字詳解:

,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