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成語: 欲速不達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子夏是春秋時代衛國人,為孔子得意門生之一。有一次,他要到莒父這個地方擔任行政長官,臨行前,他前去請教孔子為政之道。孔子對他說:「不要一味地求快,也不要只顧眼前的小利益。一味地求快,反而無法達到目的;只顧眼前的小利,反而無法做成大事。」孔子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雖然事情做得快,做得有效率是好的,但若以快為唯一目的,就難免馬虎隨便,忽略許多應有的細節,甚至可能因而出錯。如此,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補救錯誤,事情反而做不成。孔子所說的「欲速則不達」,便是這個意思。所以後來「欲速不達」就被用來表示想要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例如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所統治的地方只有黃河、淮河流域一帶,北有契丹和北漢,西有後蜀,南有荊南、南唐、南漢、吳越等國家,讓宋太祖坐立難安,希望能儘快把這些小國消滅或制服,以完成統一大業。開寶二年,宮中舉辦春宴時,太祖就與大臣魏仁浦耳語道:「我想親自帶領軍隊去討伐北漢,你覺得怎麼樣?」魏仁浦認為北漢有契丹為後盾,宋朝軍力還不足以克之,於是便回答:「欲速不達。」但太祖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十月即率大軍北上,後來果然因為契丹派軍支援,導致宋軍無功而返。由這個歷史事件我們可以看出:進行一件事,在求快的同時也要能兼顧各種條件的配合,如此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 典源:
    《論語.子路》子夏1>為莒父宰2>,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大,大事不成。」
    〔注解〕
    (1)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孔門詩學,由子夏六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2)宰:古官名。此指邑、縣一級的地方行政長官。
  • 書證:
    01.《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大,大事不成。」(源)
    02.唐.崔祐甫〈汾河義橋記〉:「夫來者如斯,其可勝紀,欲速不達,式在茲乎!」
    03.《宋史.卷二四九.魏仁浦列傳》:「仁浦奉觴上壽,帝密謂之曰:『朕欲親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達,惟陛下慎之。』」
    04.明.海瑞〈又復劉大尹書〉:「巡道有寬限期之議,生以為二三月可完報,不須六月。欲速不達,臺端乞更酌之。」
  •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想要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使用類別】用在「臨事戒急」的表述上。
    【例  句】
    <01>做事要循序漸進,如果你操之過急,住往會欲速不達
    <02>像你這樣一味貪多求快,只恐欲速不達,到頭來一無所得。
    <03>研究學問一定要循序漸進,如果投機取巧,只會落得欲速不達的下場。
    <04>用填鴨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難免欲速不達,反而讓孩子視讀書為畏途。
    <05>小明為了趕時間,一路橫衝直撞,結果欲速不達,在半路就出了車禍。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欲速不達”分成的單字詳解:

,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