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成語: 如雷貫耳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 編號: 543
  • 成語: 如雷貫耳
  • 注音: ㄖㄨˊ ㄌㄟˊ ㄍㄨㄢˋ ㄦˇ
  • 漢語拼音: rú léi guàn ěr
  • 參考詞語: 如雷在耳, 如雷灌耳
  • 釋義:
    好像雷聲傳入耳朵那樣響亮。比喻人名氣很大,眾所共聞。※語或出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如雷貫耳」指像雷聲傳入耳朵樣響亮,比喻人名氣很大,眾所共聞。這句成語常見於戲曲小說中,如元代鄭廷玉所寫的戲曲《楚昭公》,故事中寫到春秋時吳王闔閭珍愛的一把寶劍飛入楚國,為楚昭公所得。吳王屢次向楚昭公索劍,楚昭公都不肯還。吳王一氣之下,便下了戰書,結果楚國被吳國伍子胥等人打得大敗。楚國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國商借救兵,但秦王不肯出兵,申包胥就在秦國痛哭七天七夜。秦昭公看申包胥日夜號哭,忠烈動人,心受感動,於是答應借申包胥十萬雄兵,命姬輦為主帥,助楚昭公復國。姬輦向申包胥報到時,申包胥即說:「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蒙秦王憐憫,發兵相救,有勞元帥領兵前往,真是楚國人民的萬幸!」這裡就用了「如雷貫耳」來稱讚姬輦名氣很大。因為這句成語是用來讚頌他人的聲名,所以常和「久聞大名」、「久仰大名」連用。
  • 典源: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與楚結親,世為鄰好。近因吳國有一口寶劍飛入楚國,那吳王屢次索劍,楚王只不肯還,以此惹動刀兵,幾至滅國。有楚大夫申包胥前來借兵求救,某堅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驛亭中,依牆而哭,七晝夜不絕,遂將郵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
    〔申包胥做見科云〕俺楚王懸望大國救兵,不啻饑渴,大王怎生不念親好,忍坐視乎?
    〔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號哭,忠烈動人,某今借與你十萬雄兵,命姬輦為帥,即日救楚。……某乃姬輦是也,官封大將軍之職,主公呼喚,不知有甚差遣?令人報復去,道是俺姬輦來了也。
    〔卒子報科云〕姬輦到。
    〔姬輦做見科云〕主公喚姬輦,那廂1>使用。
    〔申包胥2>云〕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今蒙大王憐愍敝國,肯發救兵,有勞元帥領兵前赴,真乃小官萬幸。
    〔注解〕
    (1)那廂:這邊、這裡。
    (2)申包胥: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楚國大夫。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號申包胥。
  • 書證:
    01.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源)
    02.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幸遇尊顏,實乃小生萬幸。」
    03.《三國演義.第三八回》:「玄德下拜曰:『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昨兩次晉謁,不得一見,已書賤名於文几,未審得入覽否?』」
    04.《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少年道:『久仰先輩大名,如雷貫耳,小人有幸相遇。今先輩欲何往?』」
    05.《隋唐演義.第三七回》:「安祖對雄信納頭拜下去道:『孫安祖粗野亡命之徒,久慕員外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實慰平生。』」
  • 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比喻人名氣很大,眾所共聞。
    【使用類別】用在「名聲顯揚」的表述上。
    【例  句】
    <01>您的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請多指教。
    <02>他的大名在音樂界早已如雷貫耳,愛樂者幾乎無人不曉。
    <03>自從她得到奧運金牌後,在體育界已是如雷貫耳的人物。
    <04>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今日能當面請益,真是三生有幸。
    <05>他拋妻離子的消息傳出後,原本如雷貫耳的聲譽立即轉為一片罵聲。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如雷貫耳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如雷貫耳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如雷貫耳”分成的單字詳解:

,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