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成語: 各千秋

Emoji和字體
成語詳解
  •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各有千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趙翼為清中葉時期的著名詩人,生於雍正,卒於嘉慶年間,享有八十八歲的高齡,著作不下千卷。乾嘉詩壇中,主要有「性靈」、「格調」、「肌理」等三個詩派,趙翼為「性靈」派的一員大將,崇尚性情自然流露,在隨意間揮灑表達出詩的意味。其詩作掙脫了貫有的規律,把詩歌創作引入普遍的平民階層,在當時及後世都備受推崇。壯年時,趙翼即因輕微中風而絕意仕進,歸隱田園,晚年時更處於半瞎、半聾、半啞的狀態,〈吳穀人祭酒枉過草堂邀稚存味辛同集〉即其晚年詩作,從詩名可知此詩所記為趙翼與吳穀人、洪亮吉(稚存)、趙懷玉(味辛)相聚共飲之事。當時他應已是七十餘歲的老翁,在座數位也俱是髮蒼鬢白,使他不由得生出人事更迭的感歎。詩中所提「袁、蔣、王、錢」指的是袁枚、蔣士銓、王鳴盛、錢大昕,這四位都是與趙翼同時期的著名學者,在文壇亦享有盛名,袁、蔣二人更與趙翼同為「性靈」派詩人。然而無論他們曾經多麼的顯赫,多麼的意氣風發,畢竟已是時過境遷,終將化為塵土,而起繼後浪各顯優長與特色,是否有人甘於只做傳薪者?所以,在「名流各有千秋在」的時勢下,垂垂老矣者只能帶著昔日榮景,逐漸走向衰逝之途。而其中所用「千秋」一詞,其實早見於漢代李陵〈與蘇武〉詩中,詩云:「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此處「千秋」一詞意指「時間久遠」,爾後才又衍申出「可長久存在」的含意。後來「各有千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
  • 典源:
    此處所列為「各有千秋」之典源,提供參考。※清.趙翼〈吳穀人祭酒枉過草堂邀稚存味辛同集〉詩四首之四(據《甌北集.卷四六》引)袁1>、蔣2>、王3>、錢4>總作塵,憖遺5>漫比後來薪。名流各有千秋在,肯與前人作替人?
    〔注解〕
    (1)袁:袁枚(西元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清錢塘(今浙江省杭縣)人。乾隆進士,由翰林為知縣,後棄官,築隨園於江寧城西,以吟詠為樂,世稱隨園先生。論詩主性靈,品評古今,時有新解。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
    (2)蔣:蔣士銓(西元1725∼1784),字心餘,一字苕生,號清容,又號藏園,自稱離垢居士,清江西鉛山人。乾隆進士,曾任翰林編修。工詩古文辭,七言古詩尤勝,與袁枚、趙翼並稱為「江右三大家」。亦精南北曲。有雜劇、傳奇十六種、《忠雅堂集》、《銅弦詞》、《紅雪樓九種曲》等。
    (3)王:王鳴盛(西元1722∼1797),字鳳喈,號禮堂,又號西莊,晚號西沚,江蘇嘉定人。幼從沈德潛受詩,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乾隆十九年進士,累官內閣中書,兼禮部侍郎,左遷光祿寺卿。在詩、古文、經術、史學方面均有成就,有詩文集四十卷、《蛾術編》、《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周禮軍賦說》等。
    (4)錢:錢大昕(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 綜貫六藝,詩文為吳中七子冠,歷主鐘山、婁東、紫陽諸書院講席,有《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元史藝文志》、《潛研堂集》等書。
    (5)憖遺:願意留下。憖,音|ㄣˋ,願意。
  • 書證:
    01.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引趙雲松〈過蘇小墳〉詩:「蘇小墳鄰岳王墓,英雄兒女各千秋。」
成語接龍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各千秋”分成的單字詳解:

, ,

用戶留言

暫無留言

請輸入您的名稱,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
如果需要網站管理員與您聯係,請輸入您的郵箱,此郵箱不會被其他用戶看到。
請輸入留言内容,自動過濾HTML標簽,請不要帶鏈接。